时间: 2025-04-26 00: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9:12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赣江的石头绵延三百里,蜿蜒在千山之间。
水流的声音时而激荡,波涛的形势又时而缓慢。
水面上鱼龙腾跃,垂挂的藤条上猿猴攀附。
那些筏子上的人艰难地挣扎在险峻的水路上,而我却忘却了这种艰辛。
心中欢畅自得,登上小船目光悠闲。
夜晚的帆船将要停靠在哪里,远远指向落星湾。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渭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
《下赣石》创作于唐代,孟浩然游历江南,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赣江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自在与惬意。
《下赣石》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赣江的自然风光与作者的内心世界。开篇以“赣石三百里”引出景致,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随后通过“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水流的变化与动态。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水的力量,更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活力与生命力。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的描写,展示了水中生物的跳跃与藤蔓的生长,画面生动而充满生命气息。此时的诗人并未被环境的险峻所左右,反而通过“而我忘险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这样的对比使得诗人内心的宁静更加突出。
诗的最后两句“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则将视角拉远,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落星湾的描绘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隐喻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体现了孟浩然的田园思想和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通过描绘赣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沸声常活活”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诗人对水流的态度是?
“暝帆何处宿”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孟浩然《下赣石》 vs 王维《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