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洛之越》

时间: 2025-05-12 13:45:11

诗句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45:11

原文展示

自洛之越
作者: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三十年间的挣扎和无奈,虽然有志向但未能有所成就。他为了寻求山水之美而游历吴越,对繁华的洛京感到厌倦。乘着小舟在湖海中漂流,向谢公卿长揖致敬。诗人决定在杯中寻找乐趣,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声。

注释

  • 遑遑:形容忙碌不堪,心情焦虑。
  • 无成:没有成就。
  • 山水:指自然风光,山川河流。
  • 吴越:指中国东南地区,以山水秀丽著称。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生活的艰辛。
  • 扁舟:小舟,常用来描绘诗人隐逸的生活。
  • 谢公卿:指谢安,东晋名士,以隐逸著称。
  • 且乐:且享受,表示一种放松的心态。
  • 杯中物:指酒,表示放纵心情的方式。

典故解析

  • 吴越: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名,吴国和越国,因其山水秀丽而闻名,常被文人用作寄情之地。
  • 谢公卿: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因其隐逸而受到后世敬仰,常作为诗人追慕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湖北汉川。他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享有盛名,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孟浩然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未能如愿以偿之际。他选择离开繁华的洛京,向往自然和隐逸的生活,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自洛之越》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开头“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浓缩了诗人对三十年人生的无奈与失落,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对比。接着,诗人描述了“山水寻吴越”,这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的逃避,表现出他对繁华洛京生活的厌倦。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谢公卿的提及则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与敬仰。最后一句“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表明了诗人最终选择享受当下的生活,抛开对名利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态度。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自然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 表达了诗人三十年的光阴匆匆而过,但在仕途上没有获得任何成就,内心感到惆怅。
  2.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 诗人向往自然的山水,厌倦了洛京的繁华与喧嚣,反映出对清新生活的渴望。
  3.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 诗人乘舟游荡于湖海,向历史名士谢公卿致敬,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重。
  4.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 诗人决定在酒中寻找乐趣,放下对世俗名声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洒脱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各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如“扁舟泛湖海”形象地描绘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 夸张:如“书剑两无成”,强调了诗人对人生成就的失落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与自由,寄托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扁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反映诗人追求隐逸的志向。
  • 杯中物:象征享乐与放纵,体现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愤怒
    B. 失落与向往
    C. 快乐

  2. “山水寻吴越”中的“吴越”指的是?
    A. 一个人名
    B. 自然风光
    C. 两个国家

  3. 诗中提到的“谢公卿”是指谁?
    A. 一个诗人
    B. 一个历史名士
    C. 一位皇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1. 王维《山居秋暝》

    • 描绘山水之美,表达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洛之越》有相似的主题。
  2. 李白《将进酒》

    • 强调及时行乐的态度,虽然情感表达不同,但同样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洛之越》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诗歌分析技巧。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梦见美人诗 怀旧诗 伤王融 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 梁鼓吹曲 期运集 憩郊园和约法师采药诗 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应制诗 襄阳蹋铜蹄歌 梁甫吟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六忆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色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静姝 钟楼 包含铸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山夔 用心用意 和睦相处 阳解阴毒 弃之敝屣 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漫言 愣神 私字儿的字 挈瓶小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