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46
《水龙吟》 作者: 刘志渊 〔元代〕
闲人闲乐琴书味。行货药囊符水。顿然识破,沾名作解,蹉跎真计。枯木岩前累。要撅劣诸缘总弃。剔开性月,时时不昧,忘神气,养虚体。炼就不空真智。向太虚神妙成器。净明体态,纵横恢廓,一尘无翳。圆觉融三际。具庄严法身纯粹。显如如了了,真常安住,彻无生理。
这首诗表现了闲适的人在琴书中品味人生的乐趣。就像行货和药囊符水一样,生活中总有些东西让人顿悟,明白了许多道理,却又因懈怠而耽误了真正的计划。在枯木岩前感到疲惫,最终决定放弃所有的缘分,剔除内心的杂念,时时保持明白,忘却心神,修养虚静的身心。炼就真理的智慧,向着虚无的境界去成就一番神妙的事业。内心明澈、体态清净,纵使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也能保持一尘不染的心境。圆满的觉悟融汇三界,具备庄严法身的纯净。在这种状态下,显得无所不知,真正的安住于永恒之中,彻底超脱生死的束缚。
作者介绍:刘志渊,元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艺和哲学思考著称,作品多涉及道教哲学,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和对自然的崇敬。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们常常以诗词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水龙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它通过闲适的生活画面,探讨了人们在繁忙与喧嚣中如何找到内心的宁静。诗中用“闲人闲乐琴书味”开篇,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是在劝诫人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接着,诗人提到“行货药囊符水”,揭示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困惑,强调了顿悟的重要性。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了对内心修炼的探讨。剔除杂念、养虚体的过程,象征着一种自我反省与内在修行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对身体的调养,更是对心灵的净化,追求一种无尘无碍的境界。最后,诗人强调了“圆觉融三际”的境界,体现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包容。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了对内心宁静、智慧与真实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卓越的哲学思考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净明体态,纵横恢廓”,通过对比展现出心灵的宁静与外界的纷繁。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清明的心态,追求真正的自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龙吟》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剔开性月”主要指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