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26:51
送道上人游方
方干 〔唐代〕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
烟景随人别,风姿与物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士出游的祝愿与思念。诗人认为道士的学问通达外物,思想深邃如玄关。烟雾缭绕的景象随人而去,风的姿态与周围的事物显得那样悠闲。道士在花间留连,静坐于室,诵咒于水边,穿越空旷的山野。谁能真正理解浮云的意图呢?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一切都是那样悠然自得。
方干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大多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方干的诗歌在当时影响广泛,尤其与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诗写于方干送别一位道士出游时,表达了对道士的尊重与对其旅途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哲思的感悟。
《送道上人游方》是一首寄情于自然、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道士的送别,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整体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烟景”“风姿”“花”“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道士出游的环境,也反映了道士的心境与追求。
首联的“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表明了道士的学识与思想深度,揭示了道教精神追求的高远。接下来的“烟景随人别,风姿与物闲”,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中间两句“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展示了道士的生活方式与修行状态,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最后一句“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则引发了对人生与宇宙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与无常的感悟,具有很高的哲理性。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道士的旅程,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道教文化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哲学氛围。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道教文化的思考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D. 以上都是
“烟景随人别”中的“烟景”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天空
B. 朦胧的景色
C. 清澈的河流
D. 寒冷的天气
诗中提到的“咒水”指的是什么?
A. 对水的祈祷
B. 水中的生物
C. 清澈的湖泊
D. 水的流动
王维在此诗中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对未来的祝福,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李白的诗作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由与壮志的向往,情感更为奔放,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