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6:17
雪霁东郊寻梅不得怅然作此
作者: 苏佩 〔清代〕
溪岸风力尖,吹面如刀割。
探梅不知寒,犯晓去踏雪。
昨梦梅花开,高枝我攀折。
娟娟林下人,缟袂拂烟月。
经过村复村,而无一树发。
独立斜阳间,相思愁欲绝。
在溪岸,寒风刺骨,像刀子一样割面。
我去探梅,不知寒冷,清晨踏雪而行。
昨夜梦见梅花盛开,我去高枝上攀折。
轻盈的身影在林下游走,白衣拂动着烟月。
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却没有一棵梅树开花。
我独自站在斜阳之下,思念愁苦令人绝望。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被赋予了坚毅不屈的精神。同时,梅花在寒冬中傲然开放,代表着希望与美好。
苏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多表现其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慨,常用梅花作为抒情的意象。
此诗创作于一个雪后清晨,诗人怀着寻找梅花的期盼,然而却未能如愿。在寒冷的环境中,他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寒风、雪地和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开篇的“溪岸风力尖,吹面如刀割”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环境,寒风刺面使得寻梅的旅程显得更加艰难。诗人在清晨踏雪而行,表现出一种执着与渴望,然而“探梅不知寒”的句子则流露出他对梅花的向往,体现出他在寒冷中探索的无畏。
接下来的“昨梦梅花开”与“高枝我攀折”,则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似乎在梦中,梅花盛开,然而梦醒之后,却是“经过村复村,而无一树发”的失落。这种强烈的反差,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独立斜阳间,相思愁欲绝”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夕阳的凋零与相思的愁苦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与孤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真挚,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溪岸风力尖,吹面如刀割。
描述寒风刺骨的情景,展现出严寒的气候。
探梅不知寒,犯晓去踏雪。
表达诗人不畏严寒,清晨踏雪去寻找梅花的决心和勇气。
昨梦梅花开,高枝我攀折。
昨日梦中梅花盛开,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娟娟林下人,缟袂拂烟月。
描述一个轻盈的身影在林下游走,其白衣在月光下轻拂,增添了幻影的美感。
经过村复村,而无一树发。
经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却未见梅花开放,反映出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独立斜阳间,相思愁欲绝。
在夕阳下,诗人独自一人,思念愁苦无以言表。
整首诗围绕“寻梅”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与失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梅花的意象,隐喻了人对理想和爱的渴望,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
诗中“溪岸风力尖”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诗人为何“犯晓去踏雪”?
诗中“而无一树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题材下所表达的情感及艺术风格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