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5:2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5:25:06
北还东洲见罗浮
名山曾记葛仙踪,
海上重过四百峰。
云近石楼来旧鹤,
天依日观见长松。
结庐拟就丹砂鼎,
出洞俄听太液钟。
欲伴烟霞今未得,
祇凭清梦到黄龙。
这首诗回忆了在名山中曾经见过的葛仙踪,曾经在海上重游过四百座高峰。云层靠近石楼,旧日的白鹤飞来,天空依偎着日观,看到长长的松树。我想在这里建一座茅屋,打算像炼丹一样静修,刚出洞口就听到了太液湖的钟声。如今我渴望与烟霞为伴,却未能如愿,只能通过清梦来到黄龙山。
作者介绍:叶梦熊,明代诗人,生于福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诗作描绘了诗人在名山大川中的游历与思索,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道教精神的向往。开篇的“名山曾记葛仙踪”引入了道教的典故,暗示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接下来的“海上重过四百峰”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诗中“云近石楼来旧鹤”一联,通过云与鹤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空灵感,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
诗人通过“结庐拟就丹砂鼎”的构思,表现了对修道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想要在此地隐居、修炼。然而“欲伴烟霞今未得”流露出一种无奈,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最后一句“祇凭清梦到黄龙”则再次将理想与现实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理想色彩的生活态度,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深刻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葛仙踪”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道教的理想境界
C. 诗人的朋友
“欲伴烟霞今未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无奈与失落
C. 愤怒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修道的愿望?
A. 海上四百峰
B. 丹砂鼎
C. 旧鹤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