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5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58:34
作者: 方干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
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度日山空暮,缘溪鹤自鸣。
难收故交意,寒笛一声声。
在地下没有多余的遗憾,而在人间却得到了盛名。
残留的篇章延续了大雅的风范,幼小的孩子寄托于诸位学者。
日子渐渐过去,山中已是空寂的黄昏,溪边的白鹤在自鸣。
难以收回故交的情意,寒冷的笛声一声声传来。
作者介绍: 方干,字令德,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多个地方,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干游览朱协律故山时,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出他对生命和名利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哲思和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故山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首句“地下无馀恨”意指即使身处阴间,也没有未了的遗憾,对比于“人间得盛名”,揭示了名声与内心状态之间的矛盾。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象展示了孤独与凄凉,尤其是“寒笛一声声”的意境,更是将思念与冷清结合,深化了对故友情谊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深远,体现出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名声与内心感受之间矛盾的思考,整体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地下”指的是什么?
A. 地面
B. 死亡或隐居
C. 地下水
答案: B
“寒笛一声声”中“寒笛”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稚子”指的是谁?
A. 年长者
B. 年幼的孩子
C. 学者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