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扬州》

时间: 2025-04-27 08:24:26

诗句

重到扬州十载余,画桥雨过月模糊。

后皇庙里花何在,炀帝隄边柳亦枯。

陂麦青青嘶乱马,城芜冉冉落群乌。

人生聚散愁无尽,且小停鞭向酒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4:26

原文展示:

重到扬州十载余,画桥雨过月模糊。
后皇庙里花何在,炀帝隄边柳亦枯。
陂麦青青嘶乱马,城芜冉冉落群乌。
人生聚散愁无尽,且小停鞭向酒罏。

白话文翻译:

我重返扬州已经十多年了,雨后画桥的景色在月光下显得模糊不清。
后皇庙里的花不知道在哪里,炀帝的堤边柳树也已经枯萎。
田边的麦子青青,马儿嘶鸣,城里的杂草慢慢地聚集成群的乌鸦飞落。
人生的聚散愁苦无尽,暂且停下马鞭,向酒罐倾斜。

注释:

  • 重到:再次来到。
  • 十载余:十年多。
  • 画桥:指扬州的画舫桥,风景名胜。
  • 模糊:不清晰,朦胧。
  • 后皇庙:供奉已故皇帝的庙宇。
  • 炀帝:指隋炀帝,历史上著名的统治者。
  • 隄边:堤坝边。
  • 陂麦:田边的麦子。
  • 嘶乱马:马的嘶鸣声乱作一团。
  • 城芜:指城内的杂草。
  • 冉冉:慢慢地。
  • 落群乌:指成群的乌鸦落下。
  • 聚散:人们的相聚与分离。
  • 愁无尽:忧愁无穷无尽。
  • 酒罏:酒罐。

典故解析:

  • 炀帝: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以奢华和暴政著称,诗中提到的“炀帝隄边”意指他的统治下的衰败与荒凉。
  • 后皇庙:指的是祭奠历史上皇帝的庙宇,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诗词描写风景与人情著称,风格清丽而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重返扬州时,感慨人生的聚散与时光的流逝。扬州在历史上曾是繁华的都市,而时至今日,已是沧桑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感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扬州》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聚散的感慨。开篇提到重返扬州,时光的流转让人感到惆怅,十年的光阴仿佛一瞬间过去,画桥在雨后显得朦胧,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已变得模糊。接着,诗人提及后皇庙的花和炀帝的柳树,暗示历史的衰败与无常,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令人感到惋惜。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田野的清新与城市的落寞形成对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与城市的景象,马儿嘶鸣、乌鸦落群的画面透出一股静谧而又哀伤的氛围。最后一句“且小停鞭向酒罏”,则是对人生无尽愁苦的一种逃避与解脱,表达了诗人对酒的依赖与对生活的哲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到扬州十载余:诗人重返扬州,已过去十多年,感慨时光流逝。
  • 画桥雨过月模糊:雨后的画桥在月光下显得模糊,暗示美好回忆的朦胧。
  • 后皇庙里花何在:追问昔日的繁华,后皇庙的花已不知所踪。
  • 炀帝隄边柳亦枯:提到炀帝的统治,柳树的枯萎象征着历史的衰败。
  • 陂麦青青嘶乱马:田野的麦子青青,马儿嘶鸣,展现生机与活力。
  • 城芜冉冉落群乌:城市杂草丛生,乌鸦成群落下,反映城市的荒凉。
  • 人生聚散愁无尽:感叹人生的相聚与离散,愁苦无尽。
  • 且小停鞭向酒罏:暂时停下马,向酒罐倾斜,寻求片刻的解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陂麦青青”和“城芜冉冉”,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历史的衰败与个人的感伤结合,营造出深刻的情感基调。
  • 拟人:将柳树的枯萎与人情的变迁相联系,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桥: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往昔的繁华。
  • 后皇庙:代表历史的沧桑与对过去的追思。
  • 柳树: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麦子:象征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 乌鸦:代表凋零与衰败,映衬城市的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汪元量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后皇庙”代表什么? A. 繁华的市井
    B. 祭奠历史皇帝的庙宇
    C. 大自然的景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人生的无奈与逃避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热爱。
  • 杜甫《春望》:描绘国破家亡的愁苦,与本诗有相似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扬州》与《春望》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但《扬州》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春望》则更具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饯乡守宋监丞二首 辛亥各口占十绝 书第二考 首春九日寿溪三绝 君畴仲晦蒙仲再和余差须二诗警斋侍郎又继之 送黄舒文赴钦教 泛西湖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水龙吟(己亥自寿二首)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扑剌剌 双人旁的字 自动漫游 蛰鳞 负重含污 百死一生 大辂椎轮 当选 傍开头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粉骨糜身 连昌宫 石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包含乱的成语 水宿山行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