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

时间: 2025-05-05 18:32:50

诗句

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

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

书生挟蠹鱼,流行万里道。

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

耿耿不圆卿,宁方自为皂。

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

炎天冷如冰,碛地不生草。

我马跑沙石,我饥面苍昊。

人马不相离,冻死俱未保。

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32:50

原文展示:

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读杜甫的诗,曾经对其枯燥感到厌倦。如今再仔细阅读,才发现每一句都非常精彩。书生手握着书卷,跋涉在万里旅途之上。面容逐渐消逝,黑发也日渐苍老。心中思念的情人不再圆满,难道要自己变得像那黑皂?四下举目无亲,忧愁的情感涌入心怀。炎热的夏天冷得像冰,荒漠上寸草不生。我马在沙石中奔跑,我却饥肠辘辘,望着苍天。人和马不曾离开,冻死的危险仍未解除。何时才能迎来阳光明媚,阴霾的云朵尽数消散?

注释:

  • 草地寒甚:寒冷的草地上。
  • 毡帐:用毛毡搭成的帐篷,多用于游牧生活。
  • 杜诗:指杜甫的诗,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
  • 书生挟蠹鱼:书生手中拿着书卷,蠹鱼是一种书虫,象征书生的学识。
  • 朱颜日以衰:容颜在日渐衰老。
  • 耿耿不圆卿:心中所思的情感难以圆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字伯安,号静斋,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一个寒冷的冬季,诗人在帐篷中读杜甫的诗,触景生情,通过反思青春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汪元量的《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开篇以“草地寒甚”为引,直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正好映衬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回忆起少年时对杜甫诗歌的厌倦,展现了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从无知到领悟,反映出对文学的逐渐成熟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两句,感叹时光的流逝,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特别是“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心境,诗人似乎在无人的荒漠中感到失落与孤独,仿佛与世隔绝。

最后,诗作以“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收尾,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渴求摆脱困境,迎来美好的未来。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诗作的阅读,引发了对人生、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年轻时对杜甫的诗感到无趣。
  • “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如今再读,才发现每一句都很精彩。
  • “书生挟蠹鱼,流行万里道。”:书生持书行走,象征知识的传播。
  • “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容颜和黑发都在逐渐衰老。
  • “耿耿不圆卿,宁方自为皂。”:思念的情人无法圆满,难道自己也要变得像黑皂一样。
  • “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四周没有亲人,忧愁涌入心间。
  • “炎天冷如冰,碛地不生草。”:酷热的夏天却冷得像冰,荒漠一片死寂。
  • “我马跑沙石,我饥面苍昊。”:马在沙石中奔跑,自己却饥饿得面目苍白。
  • “人马不相离,冻死俱未保。”:人与马始终相伴,却也面临着冻死的危机。
  • “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期待阳光普照,驱散心头的阴霾。

修辞手法

  • 对比:少年时的厌倦与如今的领悟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忧愁拟人化,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 比喻:用“朱颜”和“玄发”比喻人的青春与年老,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诗作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孤独感受和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同时寄托了对未来光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地:象征自然环境的冷酷与荒凉。
  • 朱颜:象征青春与美好。
  • 阴云:象征烦恼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汪元量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朱颜日以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 C. 对友情的珍惜
    •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的“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恋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现状的满足
    •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闷的感叹,前者更多的是个人的孤独与思考,后者则是在国家动乱中对家国的忧虑与无奈。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丹口诀 挽钱心斋先生 陈山谒吴越五王分祠 秋夜 赠阳大明 落花 题指月庵 挽大年法师 老僧 宫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忽 麻字旁的字 器满意得 折文旁的字 煎悴 廾字旁的字 包含知的成语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骨字旁的字 饘饩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立身行事 施仁布恩 包含把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摧裂 无以自解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