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泛西湖》

时间: 2025-05-08 23:01:42

诗句

桂湖亦在西,岂减颍与杭。

丹桥抗崇榭,渌波浮轻航。

休沐陪胜饯,轩盖何炜煌。

停桡藕华中,一目千红裳。

讵知白昼永,但觉朱夏凉。

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

踞石散醉发,吸涧浇吟肠。

延缘缭溪步,诘曲经禅房。

野鸟啼密竹,高蝉嘒疏杨。

虽无丝管乐,谈论谐宫商。

诸君敏于诗,援笔如蜚翔。

顾予乏华藻,山鸡追鸾皇。

颇能读古碑,所恨侵夕阳。

明发复扰扰,前游未可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01:42

原文展示

泛西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桂湖亦在西,岂减颍与杭。
丹桥抗崇榭,渌波浮轻航。
休沐陪胜饯,轩盖何炜煌。
停桡藕华中,一目千红裳。
讵知白昼永,但觉朱夏凉。
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
踞石散醉发,吸涧浇吟肠。
延缘缭溪步,诘曲经禅房。
野鸟啼密竹,高蝉嘒疏杨。
虽无丝管乐,谈论谐宫商。
诸君敏于诗,援笔如蜚翔。
顾予乏华藻,山鸡追鸾皇。
颇能读古碑,所恨侵夕阳。
明发复扰扰,前游未可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桂湖也在西边,难道比不上颍水和杭水吗?
红色的桥梁矗立在高大的楼阁前,碧波荡漾,轻舟漂浮。
在这里休息,陪伴着美好的送别,华丽的车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停下桨,置身于莲花之间,眼前是一片红衣千袭。
怎知白昼是如此漫长,只觉得这个夏天的夜晚凉爽。
古老的洞穴半是荒废,传说中的仙人如今已不复存在。
坐在石头上,头发散乱,倚靠溪水吟唱。
沿着小溪漫步,曲折的路通向禅房。
野鸟在密竹之间啼叫,高蝉在稀疏的杨树上鸣叫。
虽然没有乐器的伴奏,谈话中依然能和谐如乐。
大家对诗歌敏感,提笔如飞翔。
可我却缺乏华丽的辞藻,山鸡追逐凤皇。
我虽然能够读懂古碑,却遗憾夕阳已西沉。
清晨的光线又开始扰乱,之前的游玩仍然难以忘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桂湖:指西湖的一个部分,桂花的湖面。
  • 颍与杭:指的是颍水和杭州,均为有名的水域。
  • 丹桥:红色的桥。
  • 渌波:清澈的波浪。
  • 轩盖:车盖,指华丽的车。
  • 藕华:莲花,水中植物。
  • 朱夏:夏天的颜色,形容炎热的季节。
  • 古洞:古老的洞穴,传说中隐士居住的地方。
  • 踞石:坐在石头上。
  • 密竹:茂密的竹林。
  • 丝管乐:乐器。
  • 宫商:传统音乐的音阶。
  • 华藻:华丽的词藻。

典故解析:

  • 仙人今在亡:古代传说中,隐士或仙人居住的地方,表示一种对理想境地的追忆与失落。
  • 山鸡追鸾皇:山鸡与凤凰的对比,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景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刘克庄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之际,正值诗人游历西湖之时,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泛西湖》是刘克庄对西湖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中既有对湖光山色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桂湖引入,与颍水和杭水相比,突出了西湖的独特之美。接着描绘了丹桥与轻舟的画面,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此休憩,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与夏天的凉爽,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交织进行了更深入的反思。古洞的荒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仙人的缺席则增添了一抹惆怅。最后,尽管自然景色依旧美丽,诗人却感到内心的空虚,渴求更深的哲理与文化的滋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之中,渗透出浓厚的人生感悟,给读者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湖亦在西,岂减颍与杭。:指出西湖的美丽地位,强调其不亚于其他著名水域。
  • 丹桥抗崇榭,渌波浮轻航。:描绘桥梁和水面之美,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
  • 休沐陪胜饯,轩盖何炜煌。:在美景中享受舒适,体现出生活的富足与乐趣。
  • 停桡藕华中,一目千红裳。:停下桨,置身于莲花中,展现出自然的丰富色彩。
  • 讵知白昼永,但觉朱夏凉。:一方面感受到夏季的凉爽,另一方面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古老的洞穴荒废,传达出追寻理想的难以实现。
  • 踞石散醉发,吸涧浇吟肠。:与自然亲密接触,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与自由。
  • 延缘缭溪步,诘曲经禅房。:曲折的小道带出禅意,显示出诗人对内心的探索。
  • 野鸟啼密竹,高蝉嘒疏杨。:自然中的声音,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虽无丝管乐,谈论谐宫商。:强调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与默契,虽无外在乐器,内心却有和谐的乐感。
  • 诸君敏于诗,援笔如蜚翔。:朋友们对诗歌的敏感,表现出对创作的热情。
  • 顾予乏华藻,山鸡追鸾皇。:自觉词藻贫乏,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追求的渴望。
  • 颇能读古碑,所恨侵夕阳。:能理解古文,但对于时光的流逝感到遗憾。
  • 明发复扰扰,前游未可忘。:清晨的光线扰乱思绪,之前的游玩经历仍萦绕心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的美丽与其他水域相比较。
  • 拟人:自然景色如同有生命般,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与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西湖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湖: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文化。
  • 莲花:代表着纯洁与高尚。
  • 古洞:隐喻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野鸟与高蝉: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西湖的美丽与哪两个水域相比较?
    A. 桂湖与颍水
    B. 颍水与杭水
    C. 桂湖与杭水
    D. 以上都对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古洞”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人对西湖的印象是积极的。 (对/错)

答案

  1. B
  2.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之美,反映内心情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抒发了对西湖的热爱,前者更注重于细腻的景描,后者则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清远峡峡山寺二首 清明杲饮二首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溪云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芗林五十咏·碧梧 病中感秋,时初丧寿佺子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燕子二首 其一 鹅儿黄似酒 闻莺 太平寺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头破流血 包含寨的词语有哪些 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森萃 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铿铿锵锵 藤条 月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不识高低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高字旁的字 耍滑头 金字旁的字 欺忽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