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罗湖八首》

时间: 2025-05-11 06:32:16

诗句

岁晚南游访稚川,苔封丹灶尚依然。

不知的在山中否,万一归来说内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32:16

诗词名称: 罗湖八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岁晚南游访稚川,苔封丹灶尚依然。
不知的在山中否,万一归来说内篇。

白话文翻译:

年末时节,我南游探访稚川,长满苔藓的丹灶依旧存在。
不知道他在山中是否安好,万一他归来,是否会向我讲述内心的感受。

注释:

  • 岁晚:年末,指的是一年结束的时节。
  • 南游:向南方旅行。
  • 访稚川:探访稚川,稚川可能是友人或诗人的别号。
  • 苔封:长满苔藓,表示时光流逝,事物的旧貌。
  • 丹灶:古代用来烧火的炉灶,通常是用红土制成,象征温暖与家庭。
  • 山中否:指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
  • 内篇:指内心的感受或经历。

典故解析:

“稚川”可能指代当时著名的诗人,诗人之交,常用于表达对友人的关怀。而“丹灶”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家庭和温暖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词、诗,风格豪放,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岁末,诗人南游探访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对年末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罗湖八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南游探访友人的情景。诗的开头“岁晚南游访稚川”,展现出一种温暖而惆怅的感情,南游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移动,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苔藓覆盖的丹灶,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也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无常。

第二句中提到“万一归来说内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与期待。这种关心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的问候,更是对生活深层次的思考。诗人用“内篇”来代指内心的感受,体现了对友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渴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对季节更迭、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岁晚南游访稚川”:诗人在年末时节出游,去探访可能是知己的友人稚川。
    • “苔封丹灶尚依然”:长满苔藓的灶台依旧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不变。
    • “不知的在山中否”: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表达了对他的思念。
    • “万一归来说内篇”:期待友人归来能分享内心的故事。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篇”用于比喻内心深处的感受,体现情感的深邃。
    • 对仗:通过“岁晚”与“南游”、“苔封”与“依然”,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又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也是生命力与自然的象征。
  • 丹灶:象征着温暖的家庭与人际关系。
  • 南游:代表对新生活的探索与对故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苔封丹灶”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苔藓
    • C. 草
  3. 诗中“内篇”指代的是?

    • A. 外在故事
    • B. 内心感受
    • C.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但整体风格更为沉重,刘克庄的诗则更显柔和与温暖。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相关研究文献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分宁胡宰赠行 题徐参议所藏唐人浴儿图 和将使早雪 病中即事三首 和游尧臣劝农韵 村行 题岳阳守张仲骏浮光亭 湘中杂咏十绝 其十 清化寓居 即事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有奶便是娘 爽闿 孤鸾舞镜 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笔开头的成语 放鱼入海 实供 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穹穷 无赖子 乙字旁的字 毋望之祸 抛亸 东西南朔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