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23
原文展示:
和将使早雪 王炎 〔宋代〕
晓日藏明恐雪羞,远山含暝更云浮。 不须苦道丰年瑞,拥衲炉边索酒舟。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躲藏起来,恐怕是雪花害羞;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云层飘浮。 不必过分强调这是丰收年的吉祥之兆,只需裹着僧袍坐在炉边,索取一船美酒。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冬日清晨,诗人观察到自然景象后有感而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日清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首句“晓日藏明恐雪羞”运用拟人手法,将阳光和雪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次句“远山含暝更云浮”则通过远山的朦胧和云层的飘浮,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不须苦道丰年瑞,拥衲炉边索酒舟”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不追求世俗的吉祥之兆,而是享受当下的宁静和美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晓日藏明恐雪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不须苦道丰年瑞”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世俗的吉祥之兆 B. 享受当下的宁静和美好 C. 对自然美的忽视 D. 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诗中“远山含暝更云浮”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晨的阳光 B. 远山的朦胧和云层的飘浮 C. 丰收年的吉祥之兆 D. 炉边的宁静生活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