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杉溪驿二首》

时间: 2025-07-26 22:51:14

诗句

霄行避酷暑,山路乍萦回。

明月正相向,凉风时一来。

幽林潜物怪,祕洞蓄云雷。

岂敢惮劳苦,畏途诚可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51:14

原文展示:

题杉溪驿二首 霄行避酷暑,山路乍萦回。 明月正相向,凉风时一来。 幽林潜物怪,祕洞蓄云雷。 岂敢惮劳苦,畏途诚可猜。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行走以避开酷暑,山间的道路曲折回环。 明亮的月亮正好相对,凉爽的风不时吹来。 幽深的林中隐藏着奇怪的生物,神秘的洞穴中蓄积着云和雷。 岂敢害怕劳累和辛苦,前方的路途确实令人猜疑。

注释:

  • 霄行:在夜晚行走。
  • 酷暑:极热的天气。
  • 萦回:曲折回环。
  • 相向:相对。
  • 潜:隐藏。
  • 物怪:奇怪的生物。
  • 祕洞:神秘的洞穴。
  • 蓄:蓄积。
  • 惮:害怕。
  • 畏途:令人畏惧的路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书法闻名于世。这首诗是他在一次夜间行走避暑时所作,反映了他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蔡襄在山间行走避暑时,通过描绘夜晚山间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路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山间的行走为背景,通过描绘明亮的月亮、凉爽的风、幽深的林和神秘的洞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中的“幽林潜物怪,祕洞蓄云雷”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的奇异之美,又隐喻了诗人对未知路途的猜疑和敬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霄行避酷暑,山路乍萦回。”:诗人在夜晚行走以避开酷暑,山间的道路曲折回环,展现了诗人避暑的情景和山路的曲折。
  2. “明月正相向,凉风时一来。”:明亮的月亮正好相对,凉爽的风不时吹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凉爽。
  3. “幽林潜物怪,祕洞蓄云雷。”:幽深的林中隐藏着奇怪的生物,神秘的洞穴中蓄积着云和雷,展现了自然的奇异和神秘。
  4. “岂敢惮劳苦,畏途诚可猜。”:诗人表达了对劳累和辛苦的不畏惧,但对前方的路途感到猜疑和敬畏。

修辞手法:

  • 拟人:“明月正相向”中的“相向”赋予了明月人的行为特征。
  • 比喻:“幽林潜物怪”中的“潜”比喻了奇怪生物的隐藏状态。
  • 对仗:“霄行避酷暑,山路乍萦回”中的“霄行”与“山路”、“避酷暑”与“乍萦回”形成了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路途的感慨。通过描绘夜晚山间的景象,诗人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路途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着宁静和光明。
  • 凉风:象征着舒适和清新。
  • 幽林:象征着神秘和深邃。
  • 祕洞:象征着未知和奇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霄行”指的是什么? A. 白天行走 B. 夜晚行走 C. 山间行走
  2. “幽林潜物怪”中的“潜”是什么意思? A. 隐藏 B. 出现 C. 移动
  3. 诗中的“畏途”指的是什么? A. 令人畏惧的路途 B. 平坦的路途 C. 美丽的路途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美丽。
  • 杜甫的《望岳》:表达了对山岳的敬畏和赞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蔡襄的《题杉溪驿二首》都描绘了山间的景象,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蔡襄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路途的猜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蔡襄书法全集》:收录了蔡襄的书法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艺术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班师行 水西行 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 题蔡方麓修撰早朝图 曹操疑冢 登芜湖浮图 西湖棹歌词 其四 西湖棹歌词 其三 西湖棹歌词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瑚琏之资 马字旁的字 掩胳埋胔 走之旁的字 包含止的成语 奇冤 明婚正娶 槎枿 压开头的成语 包含狗的成语 藩屏 蹑影潜踪 父字头的字 食指众多 宝盖头的字 白衣没命军 一家之说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