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时间: 2025-07-26 22:40:04

诗句

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

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

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40:04

原文展示: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蔡襄 〔宋代〕

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 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 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仁宗皇帝节俭治国和遵守遗诏的赞美。诗中提到仁宗的遗诏要求节俭,他的陵墓使用桐木棺材和瓦器,体现了他的简朴。诗末提到,这种无可欲求的节俭精神将永远不朽。

注释: 字词注释:

  • 俭薄:节俭简朴。
  • 遗诏:皇帝临终前的遗命。
  • 遵行:遵守并执行。
  • 桐棺:用桐木制作的棺材,象征简朴。
  • 会稽冢:会稽山的陵墓。
  • 瓦器:陶制的器皿,象征简朴。
  • 孝文陵:指汉文帝的陵墓,以其节俭著称。
  • 阙外:宫阙之外。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
  • 林端:树林的顶端。
  • 晓月澄:清晨的月亮清澈明亮。
  • 无可欲:没有贪欲。
  • 终古:永远。
  • 不骞崩:不崩塌,比喻不朽。

典故解析:

  • 孝文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以其节俭著称,不封不树,使用瓦器和木器,与仁宗的遗诏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时政的关心和对节俭美德的推崇。这首诗是在仁宗皇帝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仁宗节俭治国的赞美和对遗诏的尊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仁宗皇帝去世后,诗人为了纪念和赞颂仁宗的节俭美德和遵守遗诏的精神而创作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仁宗皇帝节俭治国和遵守遗诏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节俭美德的推崇。诗中提到的桐棺和瓦器,以及对孝文陵的提及,都体现了仁宗的简朴和节俭。诗末的“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强调了这种节俭精神的不朽和永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仁宗皇帝高尚品德的深刻颂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 —— 仁宗留下节俭的遗诏,要求后人遵守并继承。
  2. “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 仁宗的陵墓使用桐木棺材和瓦器,体现了他的简朴,与汉文帝的孝文陵相呼应。
  3. “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 —— 宫阙外的秋萤和林端的晓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明的氛围。
  4. “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 —— 强调仁宗的节俭精神没有贪欲,将永远不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 比喻:“终古不骞崩”比喻节俭精神的不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颂仁宗皇帝的节俭美德和遵守遗诏的精神,强调这种节俭精神的不朽和永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棺:象征简朴。
  • 瓦器:象征简朴。
  • 秋萤:象征宁静和清明。
  • 晓月:象征清澈和明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仁宗皇帝的遗诏要求什么? A. 奢华 B. 节俭 C. 权力 D.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孝文陵”是指谁的陵墓? A. 汉武帝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高祖
  3. 诗末的“终古不骞崩”比喻什么? A. 节俭精神的不朽 B. 陵墓的坚固 C. 皇帝的权力 D. 国家的繁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仁宗皇帝挽词》:同样表达对仁宗皇帝的赞美和怀念。

诗词对比:

  • 蔡襄的《仁宗皇帝挽词七首》与王安石的《仁宗皇帝挽词》:两者都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赞美,但蔡襄的诗更注重节俭美德的颂扬,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仁宗政治成就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包括《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蔡襄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牡丹 幽居冬暮 代赠二首 凉思 观灯乐行 隋宫 夕阳楼 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机会主义 黽字旁的字 智勇兼全 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垦化 凵字底的字 咫尺之义 齿字旁的字 情鉴 攴字旁的字 声病 包含粗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知的词语有哪些 览省 埒材角妙 羽字旁的字 胸中有数 鬷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