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4:05
滇池平,滇水清。
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
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
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
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
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
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
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
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
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
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
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
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
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
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
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
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
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4:05
滇池平,滇水清。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滇池平静,滇水清澈。滇南广阔空荡,只剩下空城,夜晚没有狗吠,鸡也不鸣叫,将军奉命开始撤军。几个家族分旗赏赐,同时帐下增加了仆役。为何要繁衍边疆的人口,十年生聚反而滋生了奸党。白发老人和妇女哭泣且僵硬,被抛弃不能收编入军。翻身一倒就掉进沟壑,骨肉分离四处飘散。美丽的女子如花般被扶上马,坡高时惊慌失措摔断了珊瑚把。年轻的男子新婚加入了羽林军,山下遇到执鞭的人。靠近时一队飞尘扬起,其中有偷偷洒下的伤心泪。朝廷本意是重新开边,剧贼刚平定近十年。你们这些累累的鬼妾,偷生还敢祈求哀怜。就像滇城被围,七月未能攻下。戍卒的堡垒不断加高,书生的筷子谁来借。你不见禁军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奖肤公。参军夸耀谋士夸耀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适合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还能在太平时期生儿育女,家家相贺持羊酒。
作者介绍: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字夏重,号悔余,浙江海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清朝军队平定滇南叛乱后的景象,反映了战乱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朝廷对边疆政策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的景象,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滇池平,滇水清”与“滇南旷荡余空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后的荒凉。诗人通过对“白头翁媪”和“红颜如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中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朝廷政策的批评,如“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暗示了过度扩张和人口政策的问题。最后,诗人通过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战乱后滇南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也批评了朝廷的边疆政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滇池平,滇水清”象征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和平与宁静 C. 战后的荒凉 D. 朝廷的权威
“白头翁媪啼且僵”描绘了什么? A. 战乱中的无辜受害者 B. 朝廷的军事行动 C. 和平与庆祝 D. 战争的残酷
诗中“红颜如花扶上马”描绘了什么? A. 战乱中的无辜受害者 B. 朝廷的军事行动 C. 和平与庆祝 D. 战争的残酷
诗中“绿旗只合就裁汰”暗示了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和平与宁静 C. 朝廷的边疆政策 D. 战后的荒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