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班师行》

时间: 2025-04-26 13:24:05

诗句

滇池平,滇水清。

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

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

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

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

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

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

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

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

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

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

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

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

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

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

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

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

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4:05

原文展示

滇池平,滇水清。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白话文翻译

滇池平静,滇水清澈。滇南广阔空荡,只剩下空城,夜晚没有狗吠,鸡也不鸣叫,将军奉命开始撤军。几个家族分旗赏赐,同时帐下增加了仆役。为何要繁衍边疆的人口,十年生聚反而滋生了奸党。白发老人和妇女哭泣且僵硬,被抛弃不能收编入军。翻身一倒就掉进沟壑,骨肉分离四处飘散。美丽的女子如花般被扶上马,坡高时惊慌失措摔断了珊瑚把。年轻的男子新婚加入了羽林军,山下遇到执鞭的人。靠近时一队飞尘扬起,其中有偷偷洒下的伤心泪。朝廷本意是重新开边,剧贼刚平定近十年。你们这些累累的鬼妾,偷生还敢祈求哀怜。就像滇城被围,七月未能攻下。戍卒的堡垒不断加高,书生的筷子谁来借。你不见禁军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奖肤公。参军夸耀谋士夸耀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适合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还能在太平时期生儿育女,家家相贺持羊酒。

注释

  •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湖泊。
  • 滇水:指滇池的水。
  • 滇南:指云南省南部地区。
  • 空城:指战后荒废的城市。
  • 将军奉诏:将军接到皇帝的命令。
  • 分旗:分发旗帜,指军队中的不同部队。
  • 厮养:仆役。
  • 边头户口:边疆地区的人口。
  • 生聚:生育和聚集。
  • 奸党:指叛乱分子或不忠的人。
  • 白头翁媪:指年老的男女。
  • 戎行:军队。
  • 珊瑚把:指马鞭。
  • 羽林军:皇帝的禁卫军。
  • 禁旅:指皇帝的禁军。
  • 中旨:皇帝的直接命令。
  • 肤公:指表面的功绩。
  • 绿旗:指军队的旗帜。
  • 裁汰:裁减。
  • 卖刀买犊:指放弃武力,回归农耕。
  • 羊酒:指庆祝的酒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字夏重,号悔余,浙江海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清朝军队平定滇南叛乱后的景象,反映了战乱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朝廷对边疆政策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的景象,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滇池平,滇水清”与“滇南旷荡余空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后的荒凉。诗人通过对“白头翁媪”和“红颜如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中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朝廷政策的批评,如“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暗示了过度扩张和人口政策的问题。最后,诗人通过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滇池平,滇水清:描绘滇池的平静和清澈,象征和平。
  2. 滇南旷荡余空城:战后的滇南只剩下空城,荒凉。
  3. 犬无夜吠鸡不鸣:夜晚的宁静,反衬出战后的死寂。
  4. 将军奉诏初拔营:将军接到命令开始撤军。
  5. 几姓分旗遍行赏:军队中的不同家族分发旗帜和赏赐。
  6. 同时帐下添厮养:增加了仆役。
  7. 何取边头户口繁:为何要繁衍边疆的人口。
  8. 十年生聚滋奸党:十年生聚反而滋生了奸党。
  9. 白头翁媪啼且僵:年老的男女哭泣且僵硬。
  10. 弃掷不得收戎行:被抛弃不能收编入军。
  11. 翻身一仆委沟壑:翻身一倒就掉进沟壑。
  12. 骨肉满眼纷飘扬:骨肉分离四处飘散。
  13. 红颜如花扶上马:美丽的女子如花般被扶上马。
  14. 坡高惊堕珊瑚把:坡高时惊慌失措摔断了珊瑚把。
  15. 儿郎新嫁羽林军:年轻的男子新婚加入了羽林军。
  16. 山下人逢执鞭者:山下遇到执鞭的人。
  17. 近前一队飞尘起:靠近时一队飞尘扬起。
  18. 中有伤心泪偷洒:其中有偷偷洒下的伤心泪。
  19. 朝家本意重开边:朝廷本意是重新开边。
  20. 剧贼初平近十年:剧贼刚平定近十年。
  21. 尔等累累皆鬼妾:你们这些累累的鬼妾。
  22. 偷生敢复祈哀怜:偷生还敢祈求哀怜。
  23. 即如滇城围:就像滇城被围。
  24. 七月未能下:七月未能攻下。
  25. 戍卒垒频高:戍卒的堡垒不断加高。
  26. 书生箸谁借:书生的筷子谁来借。
  27. 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你不见禁军一出西南通。
  28. 煌煌中旨褒肤公:煌煌中旨褒奖肤公。
  29. 参军夸谋士夸勇:参军夸耀谋士夸耀勇。
  30. 逢时多少称英雄:逢时多少称英雄。
  31. 绿旗只合就裁汰:绿旗只适合裁汰。
  32. 那许尺寸贪天功:那许尺寸贪天功。
  33. 从此归成垂白叟:从此归成垂白叟。
  34. 卖刀买犊安农亩:卖刀买犊安农亩。
  35. 犹及生儿际太平:还能在太平时期生儿育女。
  36. 家家相贺持羊酒:家家相贺持羊酒。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和平与战乱的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 拟人:“犬无夜吠鸡不鸣”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战后死寂的氛围。
  • 对仗:“滇池平,滇水清”与“滇南旷荡余空城”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战乱后滇南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也批评了朝廷的边疆政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滇池:象征和平与宁静。
  • 空城:象征战后的荒凉和死寂。
  • 白头翁媪:象征战乱中的无辜受害者。
  • 红颜如花:象征美丽但命运多舛的女子。
  • 珊瑚把:象征战争中的牺牲和损失。
  • 羽林军:象征朝廷的权威和力量。
  • 禁旅:象征朝廷的军事行动。
  • 羊酒:象征和平与庆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滇池平,滇水清”象征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和平与宁静 C. 战后的荒凉 D. 朝廷的权威

  2. “白头翁媪啼且僵”描绘了什么? A. 战乱中的无辜受害者 B. 朝廷的军事行动 C. 和平与庆祝 D. 战争的残酷

  3. 诗中“红颜如花扶上马”描绘了什么? A. 战乱中的无辜受害者 B. 朝廷的军事行动 C. 和平与庆祝 D. 战争的残酷

  4. 诗中“绿旗只合就裁汰”暗示了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和平与宁静 C. 朝廷的边疆政策 D. 战后的荒凉

答案

  1. B
  2. A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描绘,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战争的残酷。

诗词对比

  • 查慎行的《班师行》与杜甫的《兵车行》:两者都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但查慎行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朝廷的边疆政策和对和平的向往。
  • 查慎行的《班师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两者都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但白居易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个人的悲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查慎行诗集》:收录了查慎行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战争诗选》:收录了多首描绘战争的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作,可以了解边疆政策和边塞生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春雨 清平乐 寄徐都司 清平乐 寄复初省郎,兼简希孟文友 清平乐 清平乐 其二 题壁 清平乐 游北京大观园 清平乐 清平乐 潭柘寺木笔花下 清平乐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砂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齐字旁的字 包含璇的词语有哪些 草创未就 小出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无可比象 权贵显要 耳刀旁的字 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罪己责躬 歹字旁的字 火烧火燎 黑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无惭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霾晶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