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颍昌湖上赠诸公》

时间: 2025-07-30 01:03:11

诗句

清影十分月,暗香干柄莲。

不知从此别,高会复何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3:11

原文展示:

颍昌湖上赠诸公 清影十分月,暗香干柄莲。不知从此别,高会复何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颍昌湖上,我与诸位共享这清朗的月光,湖中的莲花虽未全开,却已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不知今日一别,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共赴那高雅的聚会。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影:指月光下的影子,这里比喻月光。
  • 十分月:形容月亮非常明亮。
  • 暗香:淡淡的香气,这里指莲花的香味。
  • 干柄莲:指尚未完全开放的莲花。
  • 高会:高雅的聚会。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但“高会”一词可能暗指文人雅士的聚会,这在宋代诗词中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诜,字子安,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此诗可能是在颍昌湖上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不确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诜与友人在颍昌湖上游玩并即将分别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月光和莲花的意象,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再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月光和莲花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和高洁。诗的最后两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未来再会的期待与不确定,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影十分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清影指月光下的影子,十分形容月光明亮。
  • “暗香干柄莲”:暗香指莲花的淡淡香气,干柄莲指尚未完全开放的莲花,这里既描绘了景物,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
  • “不知从此别”: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无奈和不舍。
  • “高会复何年”:高会指高雅的聚会,复何年表达了对未来再会的期待和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清影十分月”中的“清影”比喻月光。
  • 拟人:“暗香干柄莲”中的“暗香”赋予莲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清影十分月,暗香干柄莲”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期待,通过月光和莲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再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影:月光下的影子,象征着纯净和高洁。
  • 暗香:莲花的淡淡香气,象征着美好和期待。
  • 干柄莲:尚未完全开放的莲花,象征着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清影”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湖水 C. 莲花 D. 风
  2. “暗香干柄莲”中的“暗香”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酒香 C. 书香 D. 墨香
  3. 诗的最后一句“高会复何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期待 D. 无奈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亮为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王诜此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以月亮为意象,但王诜的诗更侧重于离别和期待,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诜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诗作,可以与王诜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赋得听松声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寻陈处士山堂 京兆府试目极千里 监试莲花峰 送祖山人归山 赠敬晊助教二首(一作无可诗) 山中寻道人不遇 禁署早春晴望 赠陶山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觉的词语有哪些 欺硬怕软 王字旁的字 处之泰然 匸字旁的字 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委肉虎蹊 包含判的成语 渺无踪影 菲食薄衣 一时之权 魏碑 柔嫕 清涂 万古长青 示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