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7:54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刘得仁
帝里馀新第,朱门面碧岑。
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
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
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
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
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在帝都里新建的宫殿,朱红的大门前面是青翠的山岑。
晨曦中,堂内的气息更加凉爽,树木摇曳着清幽的阴影。
我直奔瑶陛,早晨回到竹林。
风流才子们的风采,都是古人所崇尚的。
薜荔遮住窗户,里面变得昏暗,
而莓苔则靠近深井,显得更加幽静。
礼仪没有青草的阻隔,诗歌与白衣人一同吟唱。
轩窗静谧,留住孤鹤,庭院空旷,远处传来砧声。
掩上门,裁剪凤求凰的诏书,打开镜子,理顺琼簪。
如今种植的样子如此,尘埃永远不会侵扰。
云彩奔涌,投向刺人的者,日日期待雨霖。
刘得仁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卒年不详,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常表达对古人文化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描写南园的美景,抒发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士人追求清雅生活的理想。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古代文化的敬仰。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朱门面碧岑”、“薜荔遮窗暗”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南园的美丽,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情怀。
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南园的环境,朱红的门面临青翠的山丘,晨光中的凉爽气息让人感到舒适,树木的摇曳又增添了几分清幽。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境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将目光转向风流才子和古人的情怀,强调对古人文化的推崇与羡慕。诗中提到的“白衣吟”象征着士人的理想生活,展现出文人对清雅、高尚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联,诗人通过“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等意象,表达出一种宁静与孤寂,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句末“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则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崇尚与对自然的热爱,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诗中提到的“朱门”象征什么?
“云奔投刺者”中“刺者”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1-B,2-C,3-A。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