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0:2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21:23
诗名: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全文: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
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
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
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
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
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郑中丞返回京城的情景。天上的星星移动,元戎(指官员)放下龙节(节令),三军将士心中充满怨愤,乐声也随之断绝。五匹战马在城角嘶鸣,成千上万的人卧在车辙上。沧洲的浮云在傍晚时分飘动,遥远的帆影已变得模糊。回首不再问及家乡,归心却向着阙门(京城)。烟波将吴楚隔开,日复一日思念着淮越。吊唁的影子失去了归依,侧身随从人群而去。孤独的蓬草如飞,长剑的光芒依然未灭。绿绮琴声为谁而弹?绿色的芳草可供我自采。怅惘中,江南的春天,唯有湖上的明月伴我。千里之外思念故乡,百般忧虑使我的华发渐生。颂声洋溢于江海之间,古今流传不绝。
刘长卿,字景文,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9年。他以山水诗和送别诗著称,作品多表现人生感慨和自然景色,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郑中丞(郑谷)被罢职后返回京城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刻画了送别的场景与心境。开篇用“天上移将星”引入,既有宇宙的浩瀚,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随后,诗人以“元戎罢龙节”表达了对战斗的结束及对将士们心中怨慕的关怀,展现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以“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身处异地,心中对家乡的眷恋始终如一。结尾处以“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收束,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整首诗围绕送别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涩。
诗中提到的“元戎”指的是:
A. 将领
B. 士兵
C. 战马
D. 战斗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中的“百忧”指的是什么?
A. 思念
B. 忧虑
C. 离别
D. 悲伤
《送友人》(杜甫)与《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刘长卿)均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杜甫更多地体现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而刘长卿则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惆怅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