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30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作者:刘长卿 〔唐代〕
龙骧校猎邵陵东,
野火初烧楚泽空。
师事黄公千战后,
身骑白马万人中。
笳随晚吹吟边草,
箭没寒云落塞鸿。
三十拥旄谁不羡,
周郎少小立奇功。
这首诗描绘了在邵陵东进行的猎场,背景是刚刚经历的野火使楚泽变得空旷。诗人提到自己曾是黄公的门徒,经过千次战斗,今天骑着白马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随着晚风的吹动,笳声响起,诗人吟咏边草,箭矢也没入寒云,落下如鸿雁。三十岁时,手握大旗,谁能不羡慕?周郎在年轻时就建立了赫赫战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字景曜,号诚斋,唐代诗人。生于唐玄宗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后因政治原因被贬。其诗风典雅清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事,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之际,反映了他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猎场的壮观场景中,诗人感受到生死与荣耀的交织,引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作,通过描绘狩猎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自己人生的思考。首句“龙骧校猎邵陵东”,展现了狩猎的壮阔场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下来的“野火初烧楚泽空”,则把自然灾害与狩猎活动结合起来,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常。
诗中提到“师事黄公千战后”,不仅表明诗人曾有辉煌的军事经历,也反映了他对黄忠的敬仰,象征着对历史英雄的追随。身骑白马的形象,更是将诗人塑造成勇敢无畏的战士,展现了个人的英雄情怀。
在后半部分,笳声与箭矢的意象交替出现,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激荡与宁静。最后一句“三十拥旄谁不羡”,表达了对年轻时光和成就的追忆与羡慕,诗人在感慨中流露出对英雄壮志的渴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狩猎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对英雄气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气度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个人成就的追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周瑜
B. 黄忠
C. 曹操
诗中“龙骧”用来形容什么?
A. 猎场
B. 骏马
C. 诗人
诗中提到的“箭没寒云落塞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果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刘长卿的《观校猎》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刘长卿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历史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