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53
重修府西水亭院
白居易 〔唐代〕
因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
龙门分水入,金谷取花栽。
绕岸行初匝,凭轩立未回。
园西有池位,留与后人开。
因而在此处挖掘出池塘,顺势在高处建造了台子。
龙门的水流分开流入这里,金谷的花卉在此栽种。
我在岸边初步游玩,倚靠着楼轩站立却还未转身。
园子的西边有一个池塘的位置,留给后人来开辟。
“龙门”出自《山海经》,传说是龙的出没之地,象征着水流的变化;“金谷”则是古代著名的园林,代表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白居易在诗中提到这些典故,旨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歌关注民生,常以直白的语言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在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园林景观的关注与热爱,表达了他希望为后人留下美好环境的心愿。
《重修府西水亭院》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人文景观的重视。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水庭景象,水与台的结合,生机盎然,充满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因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直接表明了环境的改造过程,表现出诗人积极参与治理的态度。接着通过“龙门分水入,金谷取花栽”,描绘了水流的优美和花卉的繁茂,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最后两句“绕岸行初匝,凭轩立未回”则是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展现了他在此处的悠然自得,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象,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以此寄托了对后世的期许,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景的描绘,白居易也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怀,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白居易关心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情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表现出对后人环境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重修府西水亭院》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战争
B. 自然景观
C. 人际关系
D. 宗教信仰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变化
C. 社会地位
D. 历史遗迹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他人的批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