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12:28
腊后冰生覆湓水,
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
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
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
聚散穷通总是闲。
腊月过后,冰层覆盖了湓水,
昨夜云层沉重,庐山的身影失去了踪影。
风中细雪飘落,如同米粒一样,
在萧瑟的芦苇之间,发出细微的声响。
我在这个地方已经住了两年,
今天我举杯为你送行。
我们彼此相看渐渐变老,唯有喝醉是无遗憾的,
相聚与离散、顺境与逆境,最终都是闲事而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百姓生活,关注社会问题,风格清新流畅。
此诗作于白居易在南浦的晚年,写于他送别好友王十五回京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冬末时节的萧条景象和白居易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以腊后冰生、夜云暗等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孤寂的冬日图景,营造了送别的氛围。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寒风中的细雪,仿佛能听到芦苇间的细微声音,增添了一种凄凉的美感。
随着诗的推进,白居易反思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聚散无常、穷通自闲的主题在这里得以体现,显示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在这里不仅是在送别朋友,更是在送别过去的岁月和无尽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珍重,也有对人生的淡然。白居易用酒来化解离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终,诗人以“聚散穷通总是闲”总结,既是对人生的宽慰,也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线,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对人生变化的淡然。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终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总结人生的聚散无常。
诗中提到的“湓水”是指什么?
“相看渐老无过醉”中的“醉”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白居易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