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1:24
霞边鹜表见罗浮,左右东南数十州。
天近先看洗光日,地高略数下滩沤。
乾坤广大千峰玉,人物英雄百尺楼。
衰暮来兹更重九,菊花须满雪霜头。
万化区中总莫逃,范围不得是清高。
天将萸菊温存晚,秋把山川贴助豪。
祭祢五更荐仪礼,上楼万境擥离骚。
化工似欲重重九,催促霜前办两螯。
在霞光映照的水边,看到罗浮山,环视四周,东南方向有数十个州。
天边的太阳似乎要洗净光辉,地势高耸却也隐约可见低洼的水滩。
天地广大如同千峰的玉石,英雄豪杰如同百尺高楼。
在这衰老的暮年,又一次迎来重阳,菊花必须要盛开在雪霜之上。
在万物变迁的世界里,谁也逃不出,清高的境界是无法被限制的。
天将菊花与香蒿温存于晚秋,山川在秋天的映衬下更显豪迈。
五更时分祭祀祢,礼仪在楼上万境中流淌,仿佛离骚的诗篇。
化工似乎要在重阳时再来一次,催促在霜降前准备两只钳子。
陈普,宋代著名诗人,字公懿,号苕溪,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与节令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本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尊老。诗人在节日之际,登高望远,感慨时光流逝,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和叔父九日后楼集》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时节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光的深刻思考。开篇便引入了辽阔的视野,霞光与水面交织,罗浮山的雄伟在眼前,唤起了读者对壮丽山河的向往。接着,诗人从天与地的高度,描述了自然的广阔与人物的伟大,暗示着人生的高度与深度。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尤其是重阳节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菊花在雪霜中盛开,既是自然的美丽展示,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的隐喻。最后,诗人将祭祀与自然变迁结合,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深远的哲理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节日习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索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时光流转中保持一种清高的精神追求。
《和叔父九日后楼集》的作者是谁?
“菊花须满雪霜头”这句表达了什么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