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上·张良四首》

时间: 2025-05-06 05:53:59

诗句

太公行辈赤松流,伍叔孙通了不羞。

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3:59

原文展示:

太公行辈赤松流,
伍叔孙通了不羞。
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

白话文翻译:

太公的后代如同赤松子那样流传,
伍子胥和孙通都不感到羞耻。
我应当感谢君王的深明大义,不会将身后的恩惠拖累了刘侯。

注释:

  • 太公:指姜子牙,周文王的谋士,后世称其为“太公”,代表着智慧与谋略。
  • 赤松:赤松子是古代一个隐士,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伍叔:伍子胥,春秋时期的名将,因忠义和才智而受到赞誉。
  • 孙通:春秋时期政治家,因其才能而受到尊重。
  • 君王:指统治者,在这里特指懂得识人的明君。
  • 刘侯:指刘邦,汉朝开国皇帝,历史上以仁义著称。

典故解析:

  • 太公赤松的提及,反映出对历史上智者的追慕,象征着智慧和高洁的追求。
  • 伍子胥孙通的提及,强调了忠义和才德的重要性,表明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推崇。
  • 刘侯的提及,则暗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君主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诗坛上颇具影响,常以历史为题材,表达个人的志向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省,或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对忠义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四句中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思。开头两句提到太公和伍子胥、孙通,寓意深厚,象征着智慧与忠诚。太公的形象代表着谋略,而伍子胥与孙通则象征着忠义与才华,三者共同构成了理想的历史人物形象。

中间两句的转折则引出诗人对君王的感激,表达了对深明大义的统治者的赞赏。诗人不愿将自己的荣耀和恩惠拖累刘侯,这种情感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个人道德的自省,表现了作者对权力与责任的理解。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期许,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公行辈赤松流:太公姜子牙的后代如同赤松子那样流传,强调智慧与才能的延续。
  2. 伍叔孙通了不羞:伍子胥和孙通的才智与忠义,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
  3. 好谢君王深体识: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认为其深明大义,识人之明。
  4. 不将身后累刘侯:表明不愿意将自己的成就和荣华拖累刘邦,显示出诗人的高尚情操。

修辞手法:

  • 对仗: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赤松子象征高洁的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对君王的感激,反映出诗人对忠义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公:智慧与谋略的象征。
  • 赤松:高洁品德的象征。
  • 伍子胥、孙通:忠诚与才华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姜子牙
    • B. 刘邦
    • C. 伍子胥
    • D. 孙通
  2. 诗中提到的“赤松”象征什么意思?

    • A. 忠诚
    • B. 智慧
    • C. 高洁
    • D. 权力
  3. 诗中“君王”指的是谁?

    • A. 刘邦
    • B. 周文王
    • C. 不明确
    • D. 秦始皇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木兰花慢·滟滟随波千万里》:同样以历史人物为主题,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探讨人事和自然的关系,具有相似的哲理内涵。

诗词对比:

  • 《赤壁赋》(苏轼):同样探讨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联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夜 九日病起 李舍人席上感遇 访许浑 潭州独步 襄口阻风 还京口 下第东归作 暮春述怀 闲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情核 嘉歆 鬼罚 心字底的字 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鸿鶱凤立 貝字旁的字 言多语失 黍字旁的字 迎日 损兵折将 立业成家 鳥字旁的字 荣古虐今 包含勋的成语 小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