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9:08
闲居
作者:殷尧藩 〔唐代〕
茂苑闲居木石同,
旋开小径翦蒿蓬。
虚游心在鸿濛外,
穴处身疑培塿中。
花影一阑吟夜月,
松声半榻卧秋风。
百年寄傲聊容膝,
何必高车驷马通。
在茂密的花园中,我悠闲地居住,木石共生,
小路蜿蜒,刚刚修剪过的蒿草与蓬草。
我心灵游荡,仿佛在广阔的天空之外,
身体却像是埋在土丘之中。
花影轻轻摇曳,在月下吟唱,
松涛阵阵,半躺在秋风的床榻上。
人生百年,我寄情于此,何需高车驷马来往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整体意象和情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殷尧藩,字天锡,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创作背景:
《闲居》创作于唐代,时值社会动荡,士人多追求隐逸生活。殷尧藩通过个人的闲适生活,寄托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渴望。
《闲居》展现了殷尧藩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宁静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茂苑闲居木石同”描绘了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居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旋开小径翦蒿蓬”,小径的修剪象征着对生活的细致打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中间两句“虚游心在鸿濛外,穴处身疑培塿中”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诗人虽然身处隐居之地,心却向往更广阔的天地,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随着“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诗人描绘出夜晚的静谧,花影摇曳、松声如歌,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境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最后两句“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表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传达出一种高洁、傲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展现了一种高洁、澄明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年寄傲聊容膝”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渴望
“花影一阑吟夜月”中的“吟”字最能体现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宁静
诗人对待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超脱
c) 否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闲居》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