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略禅者归南岳》

时间: 2025-04-26 09:58:47

诗句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

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8:47

送略禅者归南岳

作者:齐己 〔唐代〕

原文展示:

林下钟残又拂衣,
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
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
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
忍著无心与物违。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钟声渐渐消散,我轻轻拂去衣襟;
锡杖的声音又向南方飞去。
千山万峰冷峻,直通冥鸿的地方,
一条险峻的小路通向禅者的归处。
青石上长满苔藓,
古老的杉树边,雨水轻轻飘落。
人间劳碌,有所愿望,应该回头看看,
何必执着于无心,与万物相违。


注释:

  • 林下钟残:指林间的钟声已经微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禅意的宁静。
  • 锡声:指禅者手中的锡杖发出的声音,象征着他修行的旅途。
  • 千峰冷截:形容山峰冷峻陡峭,隐喻修行之路的艰辛。
  • 一径险通:一条危险的小路,引导禅者回归,暗示修行的艰难。
  • 青石上行苔片片:青石上长满了苔藓,描绘自然的宁静和岁月的沉淀。
  • 古杉边宿雨霏霏:古老的杉树旁,细雨轻轻飘洒,增添了诗的情感氛围。
  • 劳生有愿应回首:人世间虽然艰辛,但应当有愿望,回顾自己的初心。
  • 忍著无心与物违:不必强求与世俗的纷扰相违背,表达一种超然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779年-847年),字景昭,号洪溪,唐代著名的禅宗诗人,曾任职于长安,深受禅宗影响,作品中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和佛法的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表达了对禅者归南岳的送别,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送略禅者归南岳》是一首充满禅意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禅者修行生活的深切理解和尊重。开篇“林下钟残又拂衣”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钟声的残响如同时间的流逝,寓意着对世事的淡然。接着的“锡声还独向南飞”,通过锡杖的声音引出禅者的归途,意味着修行者在追求内心宁静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千峰冷截冥鸿处”描绘出了一幅冷峻的山峰景象,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孤独,而“一径险通禅客归”则表现出修行者追求自我超越的坚定。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青石上行苔片片”与“古杉边宿雨霏霏”共同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安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点明了诗的主题: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应当有愿望和目标,回顾初心,不必执着于外界的纷扰。这种超然的态度正是齐己禅诗的核心,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林下钟残又拂衣:钟声渐弱,宁静的氛围下,诗人轻轻拂衣,象征着对过去的缅怀。
    2. 锡声还独向南飞:锡杖声响,指引着修行者向南方归去,显示出一种使命感。
    3. 千峰冷截冥鸿处:描写自然景观,表现修行路途的艰难。
    4. 一径险通禅客归:险峻的小路,直通禅者的归处,象征着修行之路的坚韧。
    5. 青石上行苔片片: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的生命力。
    6. 古杉边宿雨霏霏:雨水飘洒,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劳生有愿应回首:生活虽艰辛,但仍需追求内心的愿望。
    8. 忍著无心与物违:不必执着于外物,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者的归路比作险峻的小径,展现出修行的艰辛。
    • 对仗:诗中常见的对仗结构,使得诗句更为工整、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修行者的敬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觉醒。
  • 锡杖:代表着修行者的信仰与追求。
  • 千峰: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青石与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
  • 古杉与细雨: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锡声”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禅者的锡杖声
    C. 风声

  2. 诗中“千峰冷截”意指什么?
    A. 山峰的高度
    B. 修行的艰难
    C. 自然景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A. 努力追求物质
    B. 应该回顾初心,不必执着于外物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齐己的《送略禅者归南岳》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体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与人生思考,但齐己更强调内心的追求与禅意,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齐己相关研究文献与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顾眉生桃花小幅 踏莎行·瓶丈以摺扇自书所为春江杨枝曲赠伊人,极工致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秋望 踏莎行 题五代人绘行脚图 踏莎行 其十七 十九部仄韵 踏莎行 赏菊 踏莎行 拟饮水 踏莎行 秋意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不别视 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吸血鬼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崇山峻岭 柴桑主 随阳 冒功邀赏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文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拍照 同日而语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