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玉泉实仁上人》

时间: 2025-05-12 06:54:37

诗句

往岁曾寻圣迹时,树边三绕礼吾师。

敢望护法将军记,

且喜焚香弟子知。

后会未期心的的,前峰欲下步迟迟。

今来老劣难行甚,空寂无缘但寄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6:54:37

原文展示

寄玉泉实仁上人
往岁曾寻圣迹时,
树边三绕礼吾师。
敢望护法将军记,
且喜焚香弟子知。
后会未期心的的,
前峰欲下步迟迟。
今来老劣难行甚,
空寂无缘但寄诗。

白话文翻译

在往年的某个时刻,我曾经去寻找圣人的足迹,
在树边绕了三圈,向我的师父行礼。
我希望能得到护法将军的记忆,
同时也高兴弟子们知道要焚香敬拜。
心中对再会的期盼却尚未确定,
在前峰想要下山时步伐却显得迟缓。
如今我年老体衰,行动更加困难,
空寂无缘,只能将这首诗寄托心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往岁:过去的年份。
  • 圣迹:指圣人留下的足迹,象征追寻智慧与真理。
  • 三绕:绕行三圈,表示尊敬和虔诚的礼仪。
  • 护法将军:指保护法理的将军,可能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 焚香:供奉时点燃香火,表示对神明的敬仰。
  • 心的的:心中忐忑不安、渴望再见。
  • 老劣:年纪大,身体虚弱。
  • 空寂无缘:感到孤独无缘,无法与人相交。

典故解析

  • 玉泉:象征清净与智慧的地方,可能与寺庙或隐士的居所有关。
  • 将军:在宗教中,护法的角色常被比作将军,负责保护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明,号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僧人及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常常表达对人世的思考与对宗教的虔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齐己在与一位高僧——玉泉实仁上人相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师父的敬仰及对再会的期盼,同时流露出对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齐己对宗教信仰的执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的“往岁曾寻圣迹时,树边三绕礼吾师”展现了作者对师父的敬重,以及对宗教的追寻之路。通过“敢望护法将军记”,表达了他对护法神明的期盼,体现了信仰的力量。

接下来的句子“后会未期心的的,前峰欲下步迟迟”则反映出他对未来再会的渴望和现实中的迟疑,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最后两句“今来老劣难行甚,空寂无缘但寄诗”则以一种孤独的姿态,表达了年老后的身体虚弱和内心的空虚,最终只能通过诗歌寄托情感,彰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艺术的依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的景物描绘,成功地传达了齐己对信仰的坚定和人生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岁曾寻圣迹时:回忆往年寻找圣人足迹的经历,暗示对信仰的追求。
  • 树边三绕礼吾师:在树边行礼,表现出对师父的尊重和虔诚。
  • 敢望护法将军记:表达对护法神的期待,象征着对信仰的坚定。
  • 且喜焚香弟子知:感到高兴的是弟子们已知焚香礼仪,反映出对宗教传承的欣慰。
  • 后会未期心的的:内心对未来再会的期盼却无确定,流露出对未来的不安。
  • 前峰欲下步迟迟:想要下山却动作缓慢,象征着人生的迟疑与无奈。
  • 今来老劣难行甚:如今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显现出对衰老的感慨。
  • 空寂无缘但寄诗:感到孤寂无缘,只能通过诗歌寄托心意,显示出对艺术的依赖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树边三绕”象征对师父的敬仰,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多处对仗工整,如“后会未期,心的的”,增强了诗的音韵美感。
  • 拟人:用“护法将军”来形象化护法神,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坚定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通过对师父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最终通过寄诗来寄托心愿,体现了对艺术的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迹:象征智慧与真理的追寻。
  • :代表自然与宁静,表达出对师父的敬仰。
  • 焚香:象征对神明的敬仰与宗教信仰的表达。
  • :象征人生的高峰与挑战,暗示人生的旅途。
  • :作为表达情感的工具,象征艺术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齐己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焚香”是用来做什么的?

    • A. 祭祀
    • B. 点燃香烟
    • C. 供奉神明
    • D. 烹饪
  3. 诗中的“后会未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期待与不安
    • C. 愤怒
    • D. 失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 《登高》——杜甫:体现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齐己的《寄玉泉实仁上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侧重于宗教信仰与内心情感的寄托,后者则表现孤独与洒脱,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咏古) 蝶恋花(西山小湖,四月初,莲有一花) 昆明池(次韵尚书兄春晚)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沁园春(寄张仲宗) 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念奴娇(坐上次王伯开韵)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醉花阴(学士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欬嗽 侉戏 家长里短 四点底的字 玄字旁的字 接木移花 难问 道不同不相为谋 聿字旁的字 拥雾翻波 克字旁的字 民下 朽棘不雕 许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