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7:35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
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
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
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
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
在东堂的石榴树下,夜晚饮酒到天亮还未归。
衣衫被露水浸湿,桂酒让我面色红润。
你我与尹、富交谈,曾有过高深的议论。
发扬仁义的深奥道理,傲视于天地之间。
以此为朋友的乐趣,门前从不关上。
自从我从北阙而来,忙碌得几乎无暇闲聊。
站在高处想远望,却依然看不到那云山。
怎么才能见到你,客衣已被泪水浸湿斑斑。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和友谊,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在洛阳时,他怀念与朋友的聚会和畅谈,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是一首表达友情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在东堂的石榴树下,夜饮至晨,生动描绘了那种惬意的社交场景。诗句“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不仅传达了饮酒的欢愉,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忧无虑和对美好情感的依恋。
而后几句则转向对理想和现实的深思,诗人与友人们曾高谈阔论,畅谈仁义之道,然而现实的忙碌与烦扰却让他难以从中得到满足,情感的落差使他倍感惆怅。尤其是“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诗人站在高处想要远望,却仍然无法看到理想的彼岸,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渴望。
诗中“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却因忙碌无暇而感到失落,泪水浸湿了衣襟。这种情感的交织与挣扎,自然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和对理想的渴望,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地方饮酒?
诗中提到的朋友有谁?
诗人感到忙碌无暇,是什么原因?
诗中的“桂酒”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