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3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31:46
送李密学赴亳州
梅尧臣 〔宋代〕
倦输关内粟,
遂请颍川符。
治绩可称最,
士民将以苏。
谯都君命重,
苦县祖风殊。
仙桧留阴在,
甘棠即化敷。
行舟通远水,
候骑溢长衢。
他日人怀望,
烟云自满湖。
这首诗表达了朋友李密即将赴亳州任职的情景。诗人感叹,因疲于输送关内的粮食,李密终于请求颍川的符文(即任命书)。他治理的业绩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士民们都将从中受益。谯都的君主命令很重,然而苦于县里的祖辈风气与众不同。仙桧树下留有阴凉,甘棠树也开始繁茂。行舟可以通向远方的水域,骑马的候骑在长长的道路上显得格外繁忙。将来,人们会怀念这段时光,烟云之中,湖水自会波荡。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八桂,宋代著名诗人。他以五言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关注社会民生。梅尧臣的诗歌常反映出他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对士人的关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密赴亳州任职之际,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士民的关心。
这首《送李密学赴亳州》以送别之情为主线,通过对李密前途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与期待。诗的开篇通过对粮食输送的疲惫感,展现了身处职务之人的艰辛,接着提到李密请求颍川的符文,反映了他对官职的渴望和责任感。诗中提到的“治绩可称最”和“士民将以苏”,表达了对李密治理才能的认可,体现了诗人对良好政治的期待。
后半部分用“仙桧留阴”和“甘棠即化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传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最后以“行舟通远水”和“候骑溢长衢”点出李密未来的光明之路,表现出诗人对李密前途的信心与希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士人的理想与责任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良政治的渴望和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友人李密的前途与理想,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士民的关怀,同时也展现了梅尧臣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倦输关内粟”是什么意思?
“治绩可称最”表达了对李密什么的认可?
诗中“仙桧”和“甘棠”分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