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19
吊严陵
作者:汪东 〔清代〕
半生游宦,羁旅程途,严滩晚泊。
是处隐见,岚光山色。
草树过雨,兰芷被厓,指目高台千尺。
鸥鸟翩翩下前碛。
数叶断帆照影,来往舟移渡侧。
又晒网閒渔,乘墟散牧,句引远村笛。
堪惜。当时客星侵座,千秋事往皆陈迹。
高风难继,归寻故径,唯有丛编狼籍。
残宵自剪寸烛,露重檐花细滴。
念旧游处,空染半江烟水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半生游宦的过程中,游历到严陵时的感慨。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隐约可见山色和岚光,草木在雨后显得生机勃勃,兰草和芷香覆盖了崖边,遥指高高的台阶。鸥鸟轻盈地飞落在前方的沙滩上,几只断帆的影子映在水中,往来的船只在水面上轻轻摇曳。诗人描绘了渔民晒网的闲适场景,乡村的笛声悠远传来。惋惜的是,那些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的尘埃。高风再难继承,回归故地的道路已被杂草丛生覆盖。夜深人静时,诗人剪下寸烛,繁重的露水轻轻滴落在檐下的花朵上,怀念往昔游玩的地方,空余半江的烟水依旧碧绿。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吊严陵》是汪东在游历严陵时的感怀之作,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悟,反映了他在仕途与生活中的沉浮与思考。
《吊严陵》是一首充满感悟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严陵的自然风光,岚光山色、草树过雨等细节刻画出一种宁静与美好,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慨曾经的辉煌如今已成陈迹,难以再续,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对人生成败的哲理思考。诗人在最后几句中以“残宵自剪寸烛,露重檐花细滴”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在静谧夜晚的孤独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层反思,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吊严陵》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客星”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在诗的哪一部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吊严陵》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