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奉献兼呈李裴相公》

时间: 2025-05-10 00:24:49

诗句

一德承昌运,三公翊至尊。

云龙谐理代,鱼水见深恩。

别墅池塘晓,晴郊草木蕃。

沟塍连杜曲,茅土盛于门。

卜筑因登览,经邦每讨论。

退朝鸣玉会,入室断金言。

材俊依东阁,壶觞接后园。

径深云自起,风静叶初翻。

宰物归心匠,虚中即化源。

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24:49

原文展示

一德承昌运,三公翊至尊。
云龙谐理代,鱼水见深恩。
别墅池塘晓,晴郊草木蕃。
沟塍连杜曲,茅土盛于门。
卜筑因登览,经邦每讨论。
退朝鸣玉会,入室断金言。
材俊依东阁,壶觞接后园。
径深云自起,风静叶初翻。
宰物归心匠,虚中即化源。
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德之治和人间深情的赞美。开篇提到承载伟大运势的德行,彰显三公对皇帝的辅佐,云龙象征着朝代的和谐,鱼水则比喻着深厚的恩情。接下来的描绘展现了别墅的清晨池塘、阳光明媚的郊野和繁茂的草木。诗中还提到沟渠与杜曲相连,门前茅土丰盛,隐喻着富饶的生活。卜筑的过程让人思考国家治理,朝廷的退朝会有如玉音响起,进入室内则是切实的深思。最后描绘了东阁的英才与后园的美酒,深径中的云朵和宁静的风声,尽显闲适与和谐。诗的结尾则提到巴人不敢和谐共处,暗含了对外族的自愧与思考。

注释

  • 一德:指一切美德或道德的力量。
  • 三公:古代中国的高官,指宰相及其辅佐者。
  • 云龙:比喻高贵与和谐的象征。
  • 鱼水:比喻恩情深厚的关系。
  • 卜筑:指建造房屋。
  • 退朝:指官员结束朝会。
  • 鸣玉会:指一种象征美好的聚会。
  • 巴人:指巴国的人,古代指代一些少数民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6-799年),字绍甫,唐代诗人,官至礼部尚书,以诗名扬,作品风格多样,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常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盛世时期,背景是作者在城南郊居住期间,目睹周围环境的优美和社会的繁荣,表达了对国家和谐与个人生活的满意。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与社会和谐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人际关系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清晨的池塘、郊野的草木,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良好的德治所带来的繁荣。前半部分的描绘,充满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而后半部分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中所运用的比喻手法,如“鱼水见深恩”,生动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外族关系的反思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人们的情感状态,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湛技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德承昌运:强调道德的力量是国家兴盛的基础。
  2. 三公翊至尊:三公辅佐皇帝,体现了忠诚与责任。
  3. 云龙谐理代:比喻和谐的社会秩序。
  4. 鱼水见深恩:象征深厚的人际关系。
  5. 别墅池塘晓:描绘晨光中的宁静环境。
  6. 晴郊草木蕃:表现郊外生机勃勃的景象。
  7. 沟塍连杜曲:自然环境的和谐美。
  8. 茅土盛于门:富饶的象征。
  9. 卜筑因登览:建造房屋的原因与思考。
  10. 经邦每讨论:治理国家的必要思考。
  11. 退朝鸣玉会:朝会结束后的美好聚会。
  12. 入室断金言:室内的深思熟虑。
  13. 材俊依东阁:英才聚集在东阁。
  14. 壶觞接后园:后园的美酒相接。
  15. 径深云自起:小径深邃,云气自升。
  16. 风静叶初翻:宁静的环境,初翻的叶子。
  17. 宰物归心匠:对事物的理解与把握。
  18. 虚中即化源:在虚无中寻找本源。
  19. 巴人宁敢和:外族不敢与之和谐。
  20. 空此愧游藩:内心的惆怅与自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龙”、“鱼水”,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国家治理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道德与和谐的重要性,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诗人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龙:象征高贵与和谐。
  • 鱼水:深厚的情感。
  • 池塘草木: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东阁后园:文化与生活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公”指的是: A. 三位皇帝
    B. 三位高官
    C. 三位诗人
    D. 三个国家

  2. “鱼水见深恩”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自然景观
    B. 深厚的人际关系
    C. 国家治理
    D. 个人情感

  3.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 A. 荒凉
    B. 繁茂
    C. 灰暗
    D. 寒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权德舆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权德舆则偏向于对社会和谐与政治的观察,二者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权德舆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人道三十九 江东漕使兄约游钟山分韵得泠字 次韵眉山胡宰喜雪 送李季允赴召 醉落魄(东叔兄生日) 杨尚书生日 射殿引诸班出官人拽垛子二首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 成都杜五一府君之葬某新有丧不得为文以侑虞 史合州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梁暮陈 换斗移星 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洋洋盈耳 鱼字旁的字 成性 癶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夷结尾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轩开头的成语 齿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百锻千炼 死于非命 诗偈 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边隙 赅存 连蹦带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