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36
原文展示:
题营山法幢院 张嵲 〔宋代〕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 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 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 新竹雨来香,余花夏方吐。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白话文翻译:
天空晴朗,白云高悬,高大的树木在初夏的暑气中投下阴影。 长久作为客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喜爱这古老的崖边寺庙。 时局危急,僧人的饭食减少,太阳高挂,却无钟鼓之声。 下马在幽静的轩廊中休息,光风在林间草地上吹拂。 新竹在雨后散发出香气,残余的花朵在夏天才刚刚绽放。 为了避难来到三巴地区,暂时停留在精美的寺庙中。 回忆起在鹿门的游玩,泪水如雨般流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避难至三巴地区时所作,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古寺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避难途中对古老崖寺的喜爱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夏日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人通过对“久客倦红尘”和“爱此崖寺古”的对比,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对僧饭少、无钟鼓的描写,反映了时局的动荡和生活的艰辛。结尾的“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则深情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通过对古老崖寺的喜爱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久客倦红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厌倦? A. 自然 B. 尘世 C. 寺庙 D. 旅行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怀念 D. 恐惧
诗中“避地适三巴”中的“三巴”是指什么地区? A. 四川东部 B. 江苏南部 C. 广东北部 D. 河北西部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