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41
原文展示:
归日再过分水岭 张嵲 〔宋代〕
兹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 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涧声高更咽,梅蕊雪犹开。 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峰险峻至极,蜿蜒的山路缺乏曲折回环。 道路仿佛通向太阳的方向,行人如同从云端走来。 山涧的流水声高亢而又哽咽,梅花的花蕊在雪中依然绽放。 此时此刻,我不禁回想起坐在僧房中的情景,深炉旁拥着细细的灰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旅行途中,通过描绘山岭的险峻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再次经过分水岭时的所见所感。分水岭通常指山脉的高处,是水流分界的地点,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转折。诗中通过对山岭、道路、流水和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之美,同时也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再次经过分水岭时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兹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直接点出了山岭的险峻和道路的直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赋予了旅途以神秘和超然的色彩。后两句“涧声高更咽,梅蕊雪犹开”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坚韧。最后一句“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则通过对宁静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超越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围绕着旅途和内心的平静展开,形成了一种深刻的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