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23
送孙徵赴云中
作者:韦应物 〔唐代〕
黄骢少年舞双戟,
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曾夸陇上儿,
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芒,
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
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
虏骑纷纷翦应碎。
匈奴破尽看君归,
金印酬功如斗大。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的勇士孙徵,他在舞动双戟,气宇轩昂,周围的人都对他心生畏惧。他曾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如今再度出征,成为云中的客人。寒风吹动大地,带来苍茫的气息,横扫着悲伤的情绪,令人想起出塞的漫长旅程。军中夜晚的火光照亮了大石,河边用斧头劈冰取水,准备早上的饮品。前方的军队直指阴山以外,敌人的骑兵纷纷被击溃。匈奴一旦被打败,期待你归来,金印作为功勋的奖励将如斗般大。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写边塞风情和士人的豪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与外敌冲突频繁之际,表达了对将士出征的壮志与忧虑。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年轻勇士孙徵的英勇和壮志。诗中设定了一种激昂的氛围,开头便以“黄骢少年舞双戟”抓住读者的眼球,展现了孙徵的英姿飒爽。接下来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与残酷,诗人巧妙地运用“寒风动地气苍芒”来传达一种悲壮的情绪,表现出士兵在征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出征的壮丽,也对战争的苦难有深刻的反思。尤其在描绘军队行进时,“敲石军中传夜火”,展现了士兵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团结与坚持。最后,诗的结尾通过“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传达了对胜利的期待与对功名的渴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年轻勇士的英勇出征,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同时也表现了对战争的深切思考,体现出唐代士人的豪情壮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年轻勇士叫什么名字?
诗中提到的“金印”象征什么?
诗中“寒风动地气苍芒”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