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57
空山学仙子,穷年卧岩扃。
煮石不得饱,秋鬓苍已星。
道逢紫霄翁,示我餐霞经。
采采晨之华,涤濯腐与腥。
向来役薪水,终然槁柴荆。
跪谢起再拜,飘颻蜕蝉轻。
飞升那敢学?倘许学长生。
在空山中向仙子学习,整年都卧在岩石后。
煮石头也无法填饱肚子,秋天的鬓发已泛苍白如星。
在路上遇见紫霄老翁,他教我如何修炼长生的经文。
采摘晨光中的花朵,洗净一切腐臭与腥味。
过去一直为柴水所累,最终也只是干枯的柴荆。
我跪谢老翁,起身又再拜,轻盈如蝉的蜕壳飘荡。
飞升的道理我怎敢妄学?如果能学到长生不老就好了。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即之,晚号石湖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古风表达对道教修炼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对长生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道教思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修道、追求长生的不懈追求。在开头的“空山学仙子”,作者便将自己置于一个仙境般的环境中,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接下来的“煮石不得饱”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修炼过程的艰辛与乏力,象征着无法实现的梦想。同时,诗中“秋鬓苍已星”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因修行而渐渐苍老的形象,令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道逢紫霄翁”是诗的转折,遇见了智慧的引导者,象征着希望与启迪,诗人开始领悟修道的真谛。然而,接下来的“涤濯腐与腥”则表现了对世俗污秽的反感与洗净的渴望,似乎在强调修道不仅是身体的修炼,更是心灵的净化。
最后的“飞升那敢学?倘许学长生”则是诗人在对长生的向往与自我谦卑之间的挣扎,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通过对修道过程中的艰辛与启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关于长生与修道的思想。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霄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煮石不得饱”体现了修道过程中的__。
判断题:诗人对飞升的渴望是基于对现实的完全满足。(对/错)
范成大的《古风二首上汤丞相》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范成大更侧重于道教的修行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的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