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5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57:48
原文展示:
小雨晚初急,暝云深不收。霏霏暗烟树,索索响篷舟。山色增远翠,渔蓑生暮愁。凄凉苏季子,寒觅敝貂裘。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小雨突然变得急促,夜幕下的云层深沉不散。细雨如烟,笼罩着树木,发出沙沙声响的篷舟在水中摇曳。山色因此显得更加遥远和翠绿,渔夫披着蓑衣,心中生出暮色中的忧愁。想到苏秦(苏季子)的凄凉境遇,他在寒冷中寻找破旧的貂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此诗可能创作于其晚年,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夜,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变化,联想到历史人物苏秦的凄凉境遇,借此抒发自己的忧愁和对时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从急促的小雨到深沉的云层,再到烟雨中的树木和响动的篷舟,每一笔都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又忧郁的氛围。山色的远翠和渔蓑的暮愁,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最后,通过苏季子的典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遭遇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通过苏季子的典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暝云”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云 B. 夜幕下的云层 C. 晴朗的天空 D. 雨后的云
“霏霏暗烟树”中的“霏霏”形容的是什么? A. 大风 B. 细雨 C. 烟雾 D. 雪花
诗中的“苏季子”指的是谁? A. 苏武 B. 苏秦 C. 苏轼 D. 苏洵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