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57
原文展示:
田家四首 其二 李纲 〔宋代〕
场圃事方毕,稻粱成已勤。 儿童自逐逐,鸡犬亦欣欣。 啼鸟霜林暮,卧牛烟草昏。 田夫乐岁稔,斗酒共醺醺。
白话文翻译:
田间的劳作刚刚结束,稻谷和高粱的收获已经辛勤完成。 孩子们自然地追逐玩耍,鸡犬也显得欢快。 黄昏时分,霜林中鸟儿啼叫,牛儿卧在烟草丛中,天色渐暗。 农夫们因丰收而快乐,举杯共饮,酒意微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成就,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田家丰收后的欢乐场景,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和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在宋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丰收意味着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家丰收后的景象,展现了农耕社会的和谐与欢乐。诗中,“场圃事方毕,稻粱成已勤”直接点明了丰收的主题,而“儿童自逐逐,鸡犬亦欣欣”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了田家欢乐的氛围。后两句“啼鸟霜林暮,卧牛烟草昏”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最后,“田夫乐岁稔,斗酒共醺醺”则是对农民幸福生活的直接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场圃事方毕,稻粱成已勤。
儿童自逐逐,鸡犬亦欣欣。
啼鸟霜林暮,卧牛烟草昏。
田夫乐岁稔,斗酒共醺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丰收和赞美田园生活。通过描绘田家丰收后的欢乐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儿童自逐逐,鸡犬亦欣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欢乐 C. 忧郁 D. 愤怒
“啼鸟霜林暮,卧牛烟草昏”描绘了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D. 夜晚
诗的最后一句“田夫乐岁稔,斗酒共醺醺”表达了什么主题? A. 悲伤 B. 欢乐 C. 忧郁 D. 愤怒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