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7
知从了义透音闻,古井无波岂更浑。
便好一坑埋众妙,何须六结解诸根。
这首诗表达了对心灵宁静和真理的追求。诗人通过“知从了义透音闻”说明对道理的理解是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喧嚣。“古井无波”暗示内心的平静是最理想的状态,不需要再去寻找纷扰。“便好一坑埋众妙”则强调了宁静中可以包容万象的智慧,最后一句“何须六结解诸根”表明不需要繁杂的理论去解剖万物的根本,简单的理解就足够了。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农村生活、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恬淡,情感真挚。范成大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游览时所作,是他与乐先生的诗歌交流之一。吴中山水秀丽,诗人常在此地吟咏,感受自然之美。诗中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深刻理解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范成大的《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其六》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作。诗人运用古井的意象,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他通过“知从了义透音闻”来强调理解和内心觉悟的重要性,反对那种表面的繁杂与喧闹。整首诗的意境悠远,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
诗中“便好一坑埋众妙”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众多智慧的包容态度,又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这深邃的井水中,隐喻着众多的哲理都可以被埋藏,表面看似平静,但深处却是丰富的内涵。
最后一句“何须六结解诸根”,则是对复杂世界的简化,表明了一种心灵的解脱与自由。诗人不再追求外在的复杂,而是通过内心的宁静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清新淡雅,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强调简单的理解和生活的重要性,反对繁杂的外在追求。
诗中“古井无波”所象征的是什么?
“便好一坑埋众妙”的意思是:
“何须六结解诸根”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