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39:11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君不见书台之北爵瑞里,
安成令君旌孝子。
报德堂前松造天,
卜宅浩然老居士。
居士元无一物遗,
子孙只有牙签三万存。
郎君饭此三万轴,
落纸云烟动埸屋。
雪中负土成先茔,
感得路人双涕零。
更傅雪爵云上随,
天表孝子蹈雪行。
即看黄告来告弟,
是时雪爵应再至。
你难道没有看到书台北面的爵瑞里吗?
那里安成的父母培养出孝顺的孩子。
报德堂前的松树高耸入天,
这儿是浩然老居士的宅邸。
居士并没有留下什么财物,
子孙仅存三万根牙签。
郎君对此三万根牙签感到惋惜,
纸烟缭绕,动荡着整个屋子。
在雪中背负泥土,成就先人的墓地,
感动得路人双双泪流。
再加上雪,爵位在云间飘随,
天上孝子们踏雪而行。
再看黄告传来弟弟的消息,
那时雪中的爵位应该再度到来。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自然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抒发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孝道和传统价值观的反思,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对孝子的推崇有关。
这首诗从开头的“君不见”引入,设问的方式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中通过描绘安成地方的孝子和老居士的故事,展现了浓厚的孝道文化。松树的高大象征着对德行的敬仰,而“牙签三万”的描写则揭示了生活的贫寒与无奈,令人感慨。诗的后半部分更通过雪中负土的形象,传达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沉重的责任与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孝道的虔诚,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孝道的典范,反映出对传统伦理的坚守,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对先人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安成”指的是哪个地方?
“雪中负土成先茔”中的“负土”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牙签三万”寓意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