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3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30:03
赠墨工张公明
杨万里
庐陵旧墨说潘衡,
庐陵新墨说张生。
潘家衣钵嗣苏子,
张家苗裔出易水。
易水松花烟一螺,
涨起倒流三峡波。
人言天下无白墨,
那知真有玄尚白。
磨光漆几夺眼睛,
试点一点倾人城。
这首诗是说庐陵地区的制墨工艺,旧时潘衡的墨水和新近张公明的墨水。潘家传承了苏轼的技艺,张家的墨水则源于易水。易水边的松花与烟雾交织,波涛汹涌如三峡泛滥。有人说世上没有白墨,谁知道其实还有一种叫做“玄尚白”的墨水。磨光了墨块,光亮得让人几乎无法直视,试着在纸上点上一点,便可以倾倒整个城市的风情。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庐陵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生活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其在庐陵地区生活时。诗中描绘了制墨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新兴技艺的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庐陵地区的墨工艺的赞美,展示了杨万里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敬仰。诗的开篇便提到了潘衡与张生,两个墨工的名字象征着古今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潘衡技艺的钦佩,也对张公明的现代墨水给予了认可。
后半部分的意象丰富而生动,易水的松花与烟雾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三峡的波涛则暗示着技艺的深邃与博大。尤其是对白墨的讨论,给予读者一种思维的启发:在传统中寻找新意、在常规中发现不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杨万里的艺术才华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特别是最后两句,以“磨光漆几夺眼睛”和“试点一点倾人城”呼应,既形象又生动,突显了墨水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墨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新事物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的“潘衡”是谁?
A. 现代墨工
B. 古代墨工
C. 一位诗人
答案:B
“试点一点倾人城”中的“倾人城”意指什么?
A. 墨水的颜色
B. 墨水的魅力
C. 墨水的价格
答案:B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C.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