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58
饮散夜归赠诸客
白居易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
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夜色中,马蹄声纷纷,香气四溢的街道上升起暗淡的尘土。
我回头招呼饮酒的女子,火光摇曳送走回家的客人。
风花月色都是值得珍惜的,酒杯酒觞也别厌烦频频举起。
明天三月就要结束,怎忍心不送走这残留的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他的诗歌以白话风格而著称,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民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白居易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他常在酒宴中与友人畅饮,诗中透露出对春日光阴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友情的珍重。
《饮散夜归赠诸客》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抒情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描绘了夜晚繁忙的景象,骑马的人们穿梭在香气四溢的街道上,营造了一种热闹而美好的氛围。
接着“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诗人不仅描述了与友人一起饮酒的欢乐,还表现出对夜归人的关心和送别。这种关怀之情,通过“分火送归人”这一细节得以体现,显得尤为温暖。
后两句“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酒杯频频举起则象征着对好友情谊的畅饮和祝福。
最后一句“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心中不舍的情感流露无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饮酒场景的描写,更是对生活、对友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
夜晚马蹄声响,香气四溢的街道上扬起了暗尘,描绘出繁华热闹的场景。
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回头招呼饮酒的女子,烛火摇曳中送走回家的客人,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心。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风花月色是值得珍惜的,酒杯酒觞也无需厌倦地频频举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明天三月就要结束,怎能忍心不送别这残留的春天,流露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惜别之情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街”指的是什么?
A. 香气四溢的街道
B. 安静的街道
C. 荒凉的街道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珍惜和惋惜
C. 期待新春
“回鞭招饮妓”中“回鞭”是什么意思?
A. 向前走
B. 挥动鞭子招呼
C. 抛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