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8:58
早梅
作者: 齐己 〔唐代〕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整首诗的意思是:在严寒的冬天,万树都快要折断,只有梅树的根部在温暖中独自复苏。在前面的村庄深厚的积雪中,昨夜有一枝梅花绽放。微风送来幽香,鸟儿们也来窥探那素雅的花朵。明年如果如同往年一样遵循自然规律,梅花将会在春台上最先开放。
诗中提到的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的花卉。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不屈的精神与希望。古诗中常用梅花来表达对坚韧品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齐己(704年-770年),字惟明,号大和,唐代著名诗人,精于诗词,尤以五言绝句见长。齐己的作品常蕴含哲理,风格清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冬末春初,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此时社会动荡,但艺术的创作依然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早梅》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万木冻欲折”描绘了寒冬的严酷,而“孤根暖独回”则表现出梅树的坚韧与独特。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环境的冷酷与梅花的生机。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在深厚积雪中的绽放,表现出在逆境中对生命的顽强。而“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则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以及鸟儿的关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期待梅花在明年春天能够如往年一样绽放,体现出对生命与自然规律的信仰。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对未来的希望。梅花在严冬中绽放,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仍然能够保持信念,期待未来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木冻欲折”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炎热的夏天
“孤根暖独回”中的“孤根”指的是?
A. 梅树的根
B. 其他树木的根
C. 无生命的根
诗中提到的“幽香”是从哪里来的?
A. 其他花朵
B. 梅花
C. 香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