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29
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两岁驱驰马首东,曾微一战可论功。
因人偶尔成擒蔡,无计降之愧伐崇。
万灶炊烟归塞下,十分农事到湟中。
酸寒伎俩才如此,辜负新计吒至公。
两岁时我骑马向东驰骋,曾经小打小闹也算得上有些功劳。
因缘偶然的机会成功擒拿了蔡家,然而无计可施却惭愧于伐崇的壮举。
万家炊烟升起归向塞外,十成的农事都归于湟中。
这酸楚寒冷的手艺竟是如此,辜负了新计策对我的期望。
作者介绍:
曹彦约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事迹多为后人所知较少,但其诗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典故与对仗,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志向。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寄托了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曹彦约的《陈倅寄惠四诗》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个人成就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中前两句描绘了骑马东行的英姿,虽是“小战”却自认为有功,流露出一种自豪与自信。然而,随后的几句则转为惭愧,反映出他对自己能力的深刻怀疑与对历史责任的反思。擒拿蔡家的成就似乎是偶然的,暗示着历史的无常与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
“万灶炊烟”与“十分农事”的描写,表现了对家园与现实生活的向往,农村的宁静与和平成为诗人心灵的慰藉。然而,最后两句则显出一种对手艺的自嘲与对新计划的失落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社会期待与个人理想时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折射出时代的动荡与人们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对命运的无奈与社会责任的思考,表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个人的渺小,最终唤起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灶炊烟”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手艺有何看法?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