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挽贡士方清卿》

时间: 2025-05-17 22:16:54

诗句

矫俗非崖异,诛奸似刻深。

世无爱才意,天有不平心。

陋巷贫犹乐,孤坟死尚吟。

绝怜蔚宗史,未及共研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16:54

挽贡士方清卿

原文展示:

矫俗非崖异,诛奸似刻深。
世无爱才意,天有不平心。
陋巷贫犹乐,孤坟死尚吟。
绝怜蔚宗史,未及共研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方清卿的怀念和对社会的感慨。诗人认为,有志之士不应被世俗所拘束,打击奸邪之事应当深入彻底。现今社会缺乏对人才的爱护,天理也未必公平。即使身处贫穷的巷子,仍能找到乐趣;即使在孤独的坟墓中,死去的人也仍在吟唱。诗人感叹对蔚宗史的深切怜惜,却未能与之共同探讨研究。

注释:

  • 矫俗:矫正世俗的风气。
  • 诛奸:打击奸邪之人。
  • 陋巷:指贫穷的巷子。
  • 孤坟:孤独的坟墓。
  • 蔚宗史:蔚宗史是指方清卿的名号,表现出对其的尊重和怀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云山,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人,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关注社会和人生的苦乐。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方清卿去世之际,诗人以悼念的方式表达对方清卿的敬仰与个人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清晰的思路,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追忆与哀思。首句“矫俗非崖异,诛奸似刻深”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强调出方清卿在世俗中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紧接着“世无爱才意,天有不平心”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认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与不公。接下来的“陋巷贫犹乐,孤坟死尚吟”则表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最后以“绝怜蔚宗史,未及共研寻”总结,表达了对方清卿深切的怀念,并惋惜未能共同探讨学问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矫俗非崖异:强调方清卿不屈从于世俗。
    2. 诛奸似刻深:对奸邪的打击应当坚决而深入。
    3. 世无爱才意: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不足。
    4. 天有不平心:对不公现象的无奈与愤慨。
    5. 陋巷贫犹乐:即使在贫穷中,仍能找到乐趣。
    6. 孤坟死尚吟:孤独的死者仍能吟唱,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
    7. 绝怜蔚宗史:对方清卿的深切怀念。
    8. 未及共研寻:遗憾未能共同探讨。
  • 修辞手法

    • 对比:如“陋巷贫犹乐”与“孤坟死尚吟”,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比喻:通过“孤坟”的意象,隐喻对亡友的追忆与思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方清卿的怀念,对社会人才缺乏重视的批判,以及对个体精神追求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陋巷:象征贫穷与坚韧,代表一种不屈的精神。
  • 孤坟:表现出对死亡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怀念,暗示着即使死亡也无法抹去对知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矫俗非崖异”中的“矫俗”是指什么? A. 迎合世俗
    B. 纠正世俗
    C. 放任自流
    D. 顺应潮流

  2. “孤坟死尚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死亡的恐惧
    B. 对生命的热爱
    C. 对孤独的厌恶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参考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均有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 诗词对比:例如将此诗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比,二者均有对社会的感慨,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一者沉郁,一者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 伏波岩 泉州南郭二首 送余子归 余自戊申春得疾止酒十年戊午秋开戒小饮二首 杂兴十首 寒食清明十首 其四 和外弟方遇立春 寒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豸字旁的字 零零碎碎 注入 匡时济俗 糸字旁的字 菖兰 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寸阴可惜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艸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讨帐 劝督 冲口而发 尸骨未寒 顺济侯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