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0:49:53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
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
还従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缁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谓窦群。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0:49:53
游惠山(并叙)
作者:苏轼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还従世俗去,永与世俗忘。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嘉我二三子,皎然无缁磷。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谓窦群。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我以前在钱塘做官,往来无锡时总要去惠山。这一去就是五年,后来又回到湖州,与高邮的秦太虚和尚和杭僧参寥一起到这里,观赏唐代王武陵、窦群、朱宿的诗作,喜欢他们的语言清简,超脱凡俗,于是追用他们的韵,各自写了三首。在梦中已经过了五年,醒来时发现自己的鬓发已苍白。还把尘土的足迹留在漪澜堂。俯视松桂的影子,仰望鸿鹤的飞翔。心中明亮如冰玉的光辉。虚明中有色,清净中自然生香。于是我又离开世俗,永远与世俗无关。薄云不遮住山,稀疏的细雨不沾湿人。松林小径滑,轻便的草鞋是新的。赞美我这几位朋友,清白而无纷扰。游玩尽管与往日不同,清新的诗句依然脱俗。缅怀古人,泪洒旧史,疾谏谗言的歌声如小鸟啼鸣。哀伤啊,扶风子难以与巢许为邻。说的是窦群。敲火煮山泉,泡茶避开树荫。明亮的窗前倾倒紫盏,色味两者皆绝妙。我这一生不过是吃喝而已,饱尝万般想法都灭绝。不禁笑玉川子,他饥饿地玩弄三百个月。岂能比山中人,醒来时山花盛开。饮茶的人,谁能与我共享?门外无人来访。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都极具影响力,风格多样,清新脱俗。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湖州期间,体现了他对惠山的怀念和对古人诗作的赞美,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游惠山》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表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篇提到自己在官场的经历,带出对惠山的深情怀念。诗中描绘了惠山的美景,松桂影、鸿鹤翔,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作者通过对古人诗作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清新、脱俗的艺术追求。诗中反复提到“清净”、“忘世”,展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尤其是后半部分,描绘了在山中喝茶的惬意与自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体现了苏轼的胸襟与风范。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抵触和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体现了苏轼的豁达与洒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三位古人是?
A. 王武陵、窦群、朱宿
B. 陶渊明、李白、杜甫
C. 李清照、辛弃疾、白居易
诗中“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诗人对世俗的厌倦
B. 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C. 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孤独
B. 快乐
C. 忧伤
答案:1.A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