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40
《凉州词三首》
作者: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
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
欲问平安无使来。
风林关里水东流,
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
无人解道取凉州。
第一首:傍晚时分,边城的雨下得很细,雁群低空飞过,芦笋刚刚萌芽,快要长齐了。远处传来无数铃声,仿佛有骆驼驮着白色长绸带向安西而来。
第二首:古镇的城门在白色的沙碛上开启,胡人常常在沙堆旁出没。巡边的使者应该早早出发,想问平安却没有人来。
第三首:风林关内的水向东流淌,白草和黄榆树经历了六十个秋天。边境的将士们都承受着主人的恩泽,却没有人理解他们为何要驻守凉州。
作者介绍:张籍(约766年-830年),唐代诗人,字希声,号孟弦,生于今陕西省。以边塞诗闻名,擅长描写边疆的风土人情及士兵的生活。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唐代,反映了边疆战士的艰辛与对故土的思念。张籍生活在边境地区,常见到士兵与胡人的生活,因而生发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感悟。
《凉州词三首》展示了张籍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情感。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结合,描绘出边城的苍凉与士兵的孤独。第一首通过暮雨与低飞的雁群,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着边疆的凄凉与不安;而远处的铃声则象征着希望与消息的渴望。第二首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巡边使者的缺席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最后一首中,水流与岁月的交织,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平安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而深刻,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多重侧面,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慨与对平安的渴望,体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战士艰辛的同情。
诗词测试:
《凉州词》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边城暮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