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凉州词三首》

时间: 2025-07-26 23:19:49

诗句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风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19:49

原文展示:

《凉州词三首》
作者: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
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
欲问平安无使来。

风林关里水东流,
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
无人解道取凉州。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傍晚时分,边城的雨下得很细,雁群低空飞过,芦笋刚刚萌芽,快要长齐了。远处传来无数铃声,仿佛有骆驼驮着白色长绸带向安西而来。

第二首:古镇的城门在白色的沙碛上开启,胡人常常在沙堆旁出没。巡边的使者应该早早出发,想问平安却没有人来。

第三首:风林关内的水向东流淌,白草和黄榆树经历了六十个秋天。边境的将士们都承受着主人的恩泽,却没有人理解他们为何要驻守凉州。

注释:

  • 凉州:古代地名,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 雁飞低:指大雁在傍晚低飞,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气氛。
  • 白练:指白色的绸带,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期盼。
  • 巡边使客:指负责边防巡逻的使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籍(约766年-830年),唐代诗人,字希声,号孟弦,生于今陕西省。以边塞诗闻名,擅长描写边疆的风土人情及士兵的生活。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唐代,反映了边疆战士的艰辛与对故土的思念。张籍生活在边境地区,常见到士兵与胡人的生活,因而生发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凉州词三首》展示了张籍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情感。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结合,描绘出边城的苍凉与士兵的孤独。第一首通过暮雨与低飞的雁群,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着边疆的凄凉与不安;而远处的铃声则象征着希望与消息的渴望。第二首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巡边使者的缺席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最后一首中,水流与岁月的交织,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平安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而深刻,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多重侧面,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城暮雨雁飞低:描绘边城黄昏时分的雨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气氛。
  • 芦笋初生渐欲齐: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暗示生活的继续。
  • 无数铃声遥过碛:铃声传来,暗示着远方的消息与思念之情。
  • 应驮白练到安西:期待着友人的来信或消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水流、白草等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士兵的心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慨与对平安的渴望,体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战士艰辛的同情。

意象分析:

  • :象征迁徙与孤独。
  • 芦笋: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铃声:象征着消息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凉州词》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边城暮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激动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张籍的《凉州词》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有边塞的背景,但张籍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更突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孙立之以酴醿奉太阳能守赠二绝予戏用其韵 孙立之以酴醿奉太阳能守赠二绝予戏用其韵 随凤翔有何日在堤霜后路乱飞榆柳踏平沙之句 宿撞抗刘家店 宿鹤岩二绝 宿鹤岩二绝 宿长芦寺下四绝 宿长芦寺下四绝 宿长芦寺下四绝 送周务本机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隆恩旷典 爪字旁的字 玉瓖 包含唯的词语有哪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舍命陪君子 成规陋习 皿字底的字 包含馅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狡的词语有哪些 鞋帮 飠字旁的字 靖深 营廨 蛮村 引商刻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