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07
浪迹人间四十年,
镜中不觉已华颠。
山川惨澹秋多感,
灯火青荧夜少眠。
壮志已忘榆塞外,
高情正在酒垆边。
扁舟不恨无人识,
且复长歌入暮烟。
我在世间漂泊了四十年,
在镜子中不知不觉已经满头白发。
山川景色惨淡,秋天让我感慨良多,
夜晚灯火微弱,难以入眠。
壮志豪情早已忘却在边塞之外,
而高昂的情绪却仍在酒肆边上。
我不怨恨无人识我的小舟,
只愿在暮色中长歌一曲。
“榆塞”出自边塞诗,常常用来指代离家远、战争频繁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北方金朝的侵略等重大历史事件,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盼。
创作背景:这首《浪迹》写于陆游晚年,正是他经历了许多风雨与沧桑之后,面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诗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浪迹》是一首表现诗人对人生感慨的作品。诗的开头以“浪迹人间四十年”自述,展现出诗人经历了四十年的漂泊与艰辛,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悟。接着“镜中不觉已华颠”,既是对自身容颜变化的无奈,也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在描写山河的“山川惨澹秋多感”中,诗人通过惨淡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的悲凉与感悟。而“灯火青荧夜少眠”则表现出他因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眠的状态,夜晚的孤独与寂寞令人心头沉重。
后面几句转向对理想与情感的反思,“壮志已忘榆塞外”表达了对往昔壮志的遗忘,而“高情正在酒垆边”则是对现实中快乐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扁舟不恨无人识,且复长歌入暮烟”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与洒脱,选择在暮色中放声歌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感悟,充满了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对理想的遗忘与对现实时光的珍惜,同时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困境的洒脱态度。
诗词测试:
《浪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壮志已忘榆塞外”中的“榆塞”主要指代什么?
诗中“灯火青荧夜少眠”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浪迹》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思考,但陆游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而王维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