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2:56
《书志》 著书汗马牛,不如守道力卖文取卿相,讵是儒者职。孔光岂不学,千载污简册。通塞本细事,于我奚失得?袁安卧空庐,亦度风雪夕如何慕温饱,挠节不自惜!我突无炊烟,或至日中昃。小儿抱遗经,衣短两胫赤,吟诵何琅琅,声如出金石掩卷语乃翁圣有陈蔡厄。
写书如同骑马驮牛,远不如坚守道义和努力卖文,来谋取官职,难道这就是儒者的职责吗?孔光难道不学习吗?可是千年之后,仍然被污浊的简册所玷污。明白通达本质的细微事情,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和收获呢?袁安在空旷的茅庐中度过风雪的夜晚,他又如何向温饱低头,抛弃节操而不自惜呢?我家中没有炊烟,或许直到日中才吃到饭。小儿怀抱着遗留下来的经典,衣衫褴褛,两腿赤裸,吟诵声声琅琅,犹如金石声般响亮,合上书卷时,不禁想起了陈蔡之间的困境。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多以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志向为主。陆游的诗风豪放,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书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外敌环伺之时。陆游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守。
这首诗通过对比写作与守道的意义,表达了陆游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著书汗马牛”意在强调写作的辛苦与无奈,而“守道力卖文”则传达了他对道义的坚守和为生计而努力的无奈。陆游通过历史人物孔光和袁安,展示了古代士人的节操与理想,反映出他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中“我突无炊烟,或至日中昃”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困顿,暗示了他为了理想而牺牲生活的艰辛。而“小儿抱遗经,衣短两胫赤”的描写则赋予了诗歌更多的情感深度,传达了对后辈的寄托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文化传统的延续。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沉的思想,展现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崇敬。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的坚守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陆游的《书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理想的坚守与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袁安”是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节操与理想
C. 忍耐
“著书汗马牛”中的“汗马牛”指的是什么?
A. 读书的乐趣
B. 写作的艰辛
C. 生活的富裕
答案:1. B 2. B 3. B
陆游的《书志》与杜甫的《春望》都是反映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矛盾的作品。陆游侧重于文化传承与节操的坚守,而杜甫则更强调国破家亡的悲痛情感。两者都表现出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