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4:41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这首诗描绘了蕲竹在水中吟唱,仿佛能引出水底的龙,而那位“玉人”应该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何时才能洗去这秋天的炎热,像霜天的微风一样,轻轻地将落叶吹散。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作品多表现山水、咏物、抒情,语言清新,意象丰富。
这首诗创作于大暑时节,反映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厌烦与对清凉秋风的渴望。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以蕲竹和水底龙的意象开篇,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灵动。蕲竹在水中吟唱,给人以清凉、宁静的感觉,象征着自然之声的美妙。接着引出“玉人”,在月光下的美丽形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美。诗人在此通过人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何时为洗秋空热”,诗人发出对酷暑的感慨,渴望能够洗去这燥热的空气,暗示着对清凉的向往。最后一句“散作霜天落叶风”,则以秋天的意象收尾,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一种归去自然、顺应时节的理想态度。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令人陶醉。
全诗围绕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秋天清凉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蕲竹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玉人”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