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7:39
作者: 姜夔 〔宋代〕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在冷清的秋塘旁,红叶飘落,伴随着行云一起漂浮在小舟之上。江南的景色渐渐凋零,让我感到无比的无奈和不自由。两条绸缪相连,想必我夜夜都在愁苦中吟唱着那悲伤的曲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雨,南宋词人,与李清照、周邦彦并称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词风细腻、情感深邃,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创作于姜夔的晚年,他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表达成为他的创作主题之一。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映射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这首词以“红叶”和“行云”作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透过自然景色传递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冷红叶叶下塘秋”,展现出一种冷清的秋意,红叶的飘落如同人的孤独感。而“长与行云共一舟”,则表达了与自然的共鸣,作者仿佛与行云同舟,孤独漂流在这片景色中。接下来的“零落江南不自由”,更是直接道出江南美景凋零的无奈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的情感。
结尾的“两绸缪”则寓意着情感的牵挂和相思,虽然身处江南的美丽环境,却仍感到心灵的枷锁,难以摆脱。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姜夔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美丽的江南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展现出对生命与情感的思考,体现了姜夔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冷红叶”指的是什么季节?
“长与行云共一舟”中“行云”象征什么?
诗歌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