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6:20
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
冠盖门前几行李。
看匆匆西笑,争出山来,
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
悠悠今古事。
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
任掀天勋业,冠古文章,
有几个笙歌晚岁。
况满屋貂蝉未为荣,
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我旧日的朋友中,大部分都已经富贵了。
门前的车马比比皆是,
看那匆匆而来的西风,
谁来问我,小草的志向与远大理想又有什么关系呢?
悠悠的历史长河,
得与失、乘与除,暮年与朝年又有何不同?
任凭你们去追逐显赫的功业,或是古人的文采,
有多少人能在晚年享受歌舞的乐趣呢?
况且满屋的奢华并不代表荣华富贵,
想当年分田分地,那是公家的事情。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词人之一,以豪放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生凋敝,他的许多作品都对社会现状表达了深切的关注与思考。这首《洞仙歌·旧交贫贱》正是他对昔日朋友如今身处不同境遇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洞仙歌·旧交贫贱》通过对旧交的回忆,表现出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变迁的敏感。他开篇即提到“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这不仅是对朋友命运的反思,更是对社会变革的无奈。诗中的“冠盖门前几行李”描绘了新贵的繁华景象,然而诗人心中却浮现出对昔日清贫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小草何如远志”反问,表达了对平凡人志向的质疑,似乎在感叹即使在繁华之中,真正的理想与追求却难以实现。通过“悠悠今古事”,作者又将视野扩展到历史长河,指出人生的得失无常,强调了人生的平等与无奈。
最后,诗人通过对“笙歌晚岁”的反思,揭示了晚年享乐的难得,以及奢华并不等于幸福的真理。这种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思考,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昔日贫贱友人的思念与对现世繁华的反思,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倡内心的追求和对真实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旧交贫贱”指的是:
A. 朋友的财富变化
B. 朋友的性格
C. 朋友的家庭背景
答案:A
“悠悠今古事”中“今古”指的是:
A. 过去与现在
B. 未来与现在
C. 过去与未来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冠盖”主要代表:
A. 车马与奢华
B. 农田与土地
C. 书籍与文化
答案:A